鸟迹虫丝
【拼音】: niǎo jì chóng sī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鳥跡蟲絲
【注音】: ㄋ一ㄠˇ ㄐ一ˋ ㄔㄨㄥˊ ㄙ
【简拼】: NJCS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比喻极易消失的事物。
出处清·蒋士铨《临川梦·了梦》:“养娘真信人也,多劳,可怜他把鸟迹虫丝收护的牢。”
语法鸟迹虫丝作宾语、定语;指短暂的事物。
读音:niǎo
[niǎo]
1.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
读音:jì
[jì]
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血~。笔~。踪~。
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陈~。事~。史~。
3.形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
读音:chóng
[chóng]
1.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2. 动物的通称:大虫(老虎)。长虫(蛇)。介虫(有介壳的虫子)。
读音:sī
[sī]
(1)(名)蚕丝。
(2)(名)像丝的物品。
(3)(名)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