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莛撞钟
【拼音】: yǐ tíng zhuàng zhōng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以莛撞鐘
【注音】: 一ˇ ㄊ一ㄥˊ ㄓㄨㄤˋ ㄓㄨㄥ
【简拼】: YTZZ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①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得不到回答。②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语法以莛撞钟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示例汉·东方朔《答客难》:“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1、王钧世拿到“以莛撞钟”,没见过这个词的他在“莛”字上琢磨了许久也没写对,在裁判向其解释“莛”为“草本植物的茎秆”后,迅速书写正确。
2、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班固(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3、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班固https://www.chazidian.com/zj-368207/查字典造句
4、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班固(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读音:yǐ
[yǐ]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读音:tíng
[tíng]
(名)(~儿)某些草本植物的茎。
读音:zhuàng
[zhuàng]
(1)(动)运动着的物体跟别的物体猛然碰上:~车|~击|~钟。
(2)(动)碰见:~见。
(3)(动)试探:~运气。
(4)(动)莽撞地行动:莽~。
读音:zhōng
[zhōng]
(1)(名)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鼎|~鼓|~楼。
(2)(名)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摆|~表|~点|~声。
(3)(名)指钟点、时间:六点~。
(4)(动)(情感)等集中:~爱|~情。
(5)姓。
(6)(名)同“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