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同辞
【拼音】: bù móu tóng c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不謀同辭
【注音】: ㄅㄨˋ ㄇㄡˊ ㄊㄨㄥˊ ㄘˊ
【简拼】: BMTC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
出处《后汉书 祭祀志上》:“群下百僚,不谋同辞。”
语法不谋同辞作谓语、定语;用于观点相同。
示例[武王]与八百诸侯威同此盟,《尚书》所谓不谋同辞也,故曰孟津,亦曰盟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
1、这一年是康熙皇帝六十寿辰,蒙古各部王公贵族“不谋同辞,具疏陈恳”,敬献白银20万两请求修建寺庙为康熙帝祝寿。
2、[武王]与八百诸侯威同此盟,《尚书》所谓不谋同辞也,故曰孟津,亦曰盟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móu
[móu]
(1)(名)主意;计谋;计策:阴~|足智多~。
(2)(名)(动)图谋;谋求:~生|~害。
(3)(名)(动)商议:不~而合。
读音:tóng,tòng
[tóng]
[ tó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3. 和,跟:同流合污。
4. 姓。
[ tòng ]1. 〔胡同〕见“胡”。
读音:cí
[cí]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