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边鼓
【拼音】: qiāo biān gǔ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三字成语
【繁体】: 敲邊皷
【注音】: ㄑ一ㄠ ㄅ一ㄢ ㄍㄨˇ
【简拼】: QBG
【结构】: 动宾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这话须得你老哥自己去找他,我们旁人只能敲敲边鼓。”
语法敲边鼓动宾式;作宾语;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
示例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每天又有帮闲的敲边鼓,给人们听惯了,就不但做得出,而且也行得通。”
1、宦海浮沉,朱平安深谙敲边鼓、借势压人的关键所在,立刻便又换上了一副笑容,语气也随之缓和起来。
2、网民的帮助下,报刊一直热心于揭露腐败案件。互联网用户已成立了旨在敲边鼓的网站。
3、它试图想通过一个表面上次要的问题来解决另一个本质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叫它"敲边鼓",或者"调虎离山"之计。
4、纵最初在中野是敲边鼓的角色,大仗轮不上,只能捡捡瓜落。
5、人家说话时,他总如喜欢敲边鼓。
6、人家说话时,他总是喜欢敲边鼓。
7、银行家、武器商人和手工工匠都如社会的重要成员,而不如敲边鼓的。
8、它试图想通过一个表面上次要的问题来解决另一个本质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叫它敲边鼓,或者调虎离山之计。
9、银行家、武器商人和手工工匠都是社会的重要成员,而不是敲边鼓的。
10、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应该而且只能起到一个“敲边鼓”的作用,不能高估其作用和影响。
读音:qiāo
[qiāo]
(1)(动)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打|推~|零~碎打|旁~侧击。
(2)(动)敲竹杠:~诈。
读音:biān,bian
[biān]
[ biān ](1)指两国或两地区的交界处或近交界处。
【组词】:边境、边界、垦边
(2)两旁。
【组词】:河边、路边、岸边
(3)指一个平面的周围或际限。
【组词】:桌边、天边、边缘
(4)方向。
【组词】:左边、前边、外边
(5)物体或衣裙边缘的装饰。
【组词】:滚边、镶边、花边
(6)头绪。
【组词】:说了半天,还摸不着边。
(7)几何学中夹成角或构成多角形的线段。
【组词】:等边三角形
(8)一面。加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同时进行的副词。常用「边……边……」的语式表达 。
【组词】:边做边学、边走边吃
(9)量词。计算物体边侧的单位。
【组词】:三边形、五边形
(10)姓。
[ bian ]方位词后缀:前~。里~。东~。左~。~儿。
读音:gǔ
[gǔ]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