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忌惮
【拼音】: yī wú jì dàn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一無忌憚
【注音】: 一 ㄨˊ ㄐ一ˋ ㄉㄢˋ
【简拼】: YWJD
【结构】: 动宾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忌惮:顾忌和畏惧。没有一点顾忌和害怕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8回:“纣王心甚欢悦,又见闻太师远征,放心恣乐,一无忌惮。”
语法一无忌惮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1、纣王听信妲己,造酒池肉林,一无忌惮,朝纲不整,任意荒淫。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jì
[jì]
(1)(动)忌妒:~刻|猜~。
(2)(动)怕:顾~|~惮。
(3)(动)认为不适宜而避免:~嘴|~生冷。
(4)(动)戒除:~烟|~酒。
读音:dàn,dá
[dàn]
[ dàn ]1. 怕,畏惧:忌惮。惮服。肆无忌惮。过则不惮改。
2. 劳苦,因劳成疾:哀我惮人。
[ dá ]1. 震赫,撼动:惮赫(声势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