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手而降
【拼音】: gǒng shǒu ér xiáng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ㄍㄨㄥˇ ㄕㄡˋ ㄦˊ ㄒ一ㄤˊ
【简拼】: GSEX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拱手:两手在胸前合抱表示恭敬。恭恭敬敬地俯首投降。
出处元·无名氏《聚兽牌》第一折:“斩汉将汤浇瑞雪,放心杀敌兵拱手而降。”
语法拱手而降作谓语;指不抵抗。
示例我们希望他拱手而降,不战而胜
1、公元1682年,62岁的施琅率军东征台湾,次年攻克澎湖列岛,全歼郑军主力,迫使郑成功之孙郑克塽放下武器,拱手而降。
读音:gǒng
[gǒng]
(1)(动)两手相合;臂的前部上举:~手。
(2)(动)环绕:~卫|众星~月|四山环~的大湖。
(3)(动)肢体弯曲成弧形:~肩缩背|~腰。
(4)(形)建筑物成弧形的:~门|连~坝。
(5)(动)用身体撞动别的东西或拨开土地等物体:用身子~开了大门|猪用嘴~地|蚯蚓从地下~出许多土来|一个孩子儿从人群里~出去了。
(6)(动)植物生长;从土里向外钻或顶:苗儿~出土了。
读音:shǒu
[shǒu]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读音:ér
[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jiàng,xiáng
[xiáng]
[ jiàng ]1. (动)下落,落下:下降。降旨。降临。降旗。空降。
2. (动)减低,贬抑:降低。降价。降职。降解(jiě)。降心相从(抵制自己心志以服从别人)。
3. (名)姓。
[ xiáng ]1. (动)投降,归顺:宁死不降。
2. (动)降服,使驯服。降龙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