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论是“不虞之誉”还是“求全之毁”,都折射出各国对中国变革的期许之深。
2、其实对中国来说,无论是“不虞之誉”还是“求全之毁”,都是其经济重要性的反映,应以平常心对之。
3、这些“求全之毁,不虞之隙”必将极大地挫伤感情。
4、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开学典礼暨揭牌仪式上,纪宝成曾转赠南怀瑾的话鼓励首届学生的同时也是自勉,“若有求全之毁或不虞之誉,皆当付之一笑,不足论也。
5、暗箭伤人,嫁祸于人,落井下石,青蝇点素,求全之毁,深文周纳,投石下井。
6、把一个原本中性十足的职业批得多么“轻贱”是“求全之毁”,赞其多么“高尚”,也是“不虞之誉”。
7、由点及面,鉴于各地民风官风都不尽相同,“习惯”想来也不尽一样,备不住就会有些“甲之砒霜乙之蜜糖”的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8、她也因之获致不虞之誉,又因之招来求全之毁。
9、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10、太浓烈,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