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
【拼音】: yī yán bù hé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ㄧ ㄧㄢˊ ㄅㄨˋ ㄏㄜˊ
【简拼】: YYBH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一句话说得不投合。
出处唐·李颀《别梁锽》:“抗辞请刃诛部曲,作色论兵犯二帅。一言不合龙頟侯,击剑拂衣从此弃。”
示例他们两个经常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1、周老板当然不愿意,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何况双方还挨着,一言不合双方就动起了手。
2、恰好刘某的小妹夫卢某正在妻哥家里走亲戚,二人一言不合起了争执,卢某情急之下随手抄起一把尖刀便朝刘某捅去。
3、他们两个经常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4、我的那些在乡村里一言不合既大打出手,宁伤身体,不失脸面的男人,在城里也能平静地接受老板们的打骂。
5、的黄金尊者目高于顶,而殷成道也是个高傲的人,再加上他独来独往惯了,又怎肯加入圣灵教受其束缚,结果二人一言不合大打出手。
6、河北亿元贪官马超群,是“小官巨腐”案件中的典型,据秦皇岛首创老员工称,马超群早已是无人能制,一言不合出手就打,最后也不了了之。
7、谭家穷了,她就顶撞丈夫婆婆,一言不合就主动要求“分居”,让谭绍闻办自己“老女归宗”,回娘家照料自己的私房钱,希望发大财。
8、那里是一个直来直去的游戏世界,没有为什么,看对眼了就是兄弟,可以为了兄弟两肋插刀,一言不合就可大刀相向,无所顾忌……
9、花柳,妓女“话语逢迎,时时用意,一为套客之行藏,二为不知客之性格,所怕一言不合,二次难临”,其间,虽然表面上心软语柔,但实际上却是处处设防。
10、自古文武不两立,文人以文章杀人,一字千钧;武者以拳头说话,一言不合,拳脚相加。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yán
[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hé,gě
[hé]
[ hé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 gě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