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死
【拼音】: 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六字成语
【繁体】: 士為知己者死
【注音】: ㄕˋ ㄨㄟˋ ㄓ ㄐ一ˇ ㄓㄜˇ ㄙˇ
【简拼】: SWZJZS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语法士为知己者死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2回:“岂不闻‘士为知己者死’?又岂不闻‘国士遇我,国士报之’?”
1、看这沈轻狂为了颜无歌可以去龙潭虎穴,难道沈轻狂爱慕颜无歌?沈轻狂与颜无歌据说是至交,沈轻狂说颜无歌是他的知己,还说什么士为知己者死。
2、看着高高在上如同天神的姜麒,刚刚升官大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孙坚当即宝刀出鞘第一个冲了出去。
3、屈星生活在新世纪,对于古人这种观念到现在还是不怎么了解,书上说的那些个士为知己者死从前的他一直觉得这玩意虚幻的很。
4、士为知己者死,彭经纬在内心同样感谢那个老人,只是在亲情与恩情之间衡量,彭经纬最还是选择了亲情。
5、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6、在他心里,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声音,那就是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李元是名将之后,名将都是骄傲的,士为知己者死,是名将的气节。
7、公公,士为知己者死,信王以国士待我,我必以死报之,我决定出银两百万两以兹信王爷。
8、士为知己者死,这就是张明远内心的想法。
9、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所谓莫逆于心,遂相与友。
10、士为知己者死,我赵季良这点才华这条命这辈子就准备放在巴蜀了。
读音:shì
[shì]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
读音:wéi,wèi
[wèi]
[ wéi ]1.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3. 变成:成为。
4. 是:十两为一斤。
5. 治理,处理:为政。
6. 被:为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9. 姓。
[ wèi ]1. 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2. 表目的:为了。为何。
3.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读音:zhī,zhì
[zhī]
[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 zhì ]1. 古同“智”,智慧。
读音:jǐ
[jǐ]
(1)(代)自己:舍~为人|坚持~见。
(2)(名)天干的第六位。参见〔干支〕。
读音:zhě
[zhě]
(1)(助)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或带有形容词或动词的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黄须~|卖柑~|符合标准~。
(2)(助)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共产主义~。
(3)(助)〈书〉用在“二、三、数”等数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几件事物:二~必居其一|两~缺一不可。
(4)(助)〈书〉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空气流动而成。
(5)(助)用在句尾表示命令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
(6)(代)同“这”(多见于早期白话):~番|~边。
读音:sǐ
[sǐ]
(1)生命终止。
(2)(形)不顾生命;拼死:~战|~拼。
(3)(形)表示达到极点:高兴~了|~顽固。
(4)(形)不可调和的:~对头|~对手。
(5)(形)不活动、固定:~脑筋|时间定~。
(6)(动)不能通过:~胡同|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