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羞忍辱
【拼音】: bāo xiū rěn rǔ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ㄅㄠ ㄒ一ㄡ ㄖㄣˇ ㄖㄨˇ
【简拼】: BXRR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包:包容。形容人有忍辱含垢的大气量
出处明·王廷讷《狮吼记》:“在家做小伏低,好似哑子吃了黄连在心里苦,到人前包羞忍辱。”
语法包羞忍辱作定语、宾语;指人的气量大。
1、包羞忍辱是男儿,天养暗暗发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有朝一日,定当百倍还之。
2、胜败兵家寻常事,包羞忍辱是男儿,中原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3、我家世代大宋之民,如此包羞忍辱,苟且偷生,不过是等待着看到王师北伐,光复中原的那一天,家祭之时也可以告知我父我祖。
4、男儿何曾不受辱,包羞忍辱真男儿!
5、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胜败兵家乃常事,包羞忍辱是男儿。
7、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8、而大明江山的产权人天启缺少包羞忍辱的精神,不愿意暂时放弃“祖宗封疆”。
9、我家世代大宋之民,如此包羞忍辱,苟且偷生,不过是等待着看到王师北伐,光复中原的那一天,家祭之时也可以告知我父我祖。[www.chazidian.com查字典包羞忍辱造句]
读音:bāo
[bāo]
(1)(动)用纸、布等裹起来
(2)(名)(~儿)包好了的东西:药~|邮~。
(3)(名)装东西的口袋:书~。
(4)(量)用于成包的东西:两~大米|一~衣服。
(5)(名)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树上有个~|腿上起了个~。
(6)(名)毡制的圆顶帐篷:蒙古~。
(7)(动)围绕;包围:骑兵分两路~过去。
(8)(动)容纳在里头;总括在一起:~含|无所不~。
(9)(动)把任务承担下来;负责完成:~医|~教|~片儿(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
(10)(动)担保:~你满意。
(11)(动)约定专用:~车|~了一只船。
(12)姓。
读音:xiū
[xiū]
(1)(名)怕别人笑话的心理和表情;难为情;不好意思:含~|怕~。
(2)(动)使难为情:用手指划着脸~他。
(3)(名)羞耻:遮~|~辱。
(4)(动)感到耻辱:~与为伍。
(5)〈书〉同“馐”:珍~。
读音:rěn
[rěn]
(1)(动)忍耐;忍受:是可~;孰不可~?
(2)(动)忍心:于心不~。
读音:rǔ
[rǔ]
(1)(名)耻辱:羞~|屈~。
(2)(动)使受耻辱;侮辱:~骂|丧权~国。
(3)(动)玷辱:~没|~命。
(4)〈书〉谦辞;表示承蒙:~临|~承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