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龙礼乐
【拼音】: kuí lóng lǐ yuè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夔龍禮樂
【注音】: ㄎㄨㄟˊ ㄌㄨㄥˊ ㄌ一ˇ ㄩㄝˋ
【简拼】: KLLY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夔龙:虞舜的两个大臣,夔为乐官,龙为谏官。指可以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
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夔龙礼乐承先范,班马文章勘墨铅。”
语法夔龙礼乐作宾语、定语;指古典礼乐制度。
读音:kuí
[kuí]
1.古代传说中一种形状像龙而只有一足的动物。
2.夔州,古地名,在今重庆奉节一带。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读音:lǐ
[lǐ]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
读音:lè,yuè,lào
[yuè]
[ lè ]1. 欢喜,快活:快乐。乐境。乐融融。乐不可支。其乐无穷。乐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乐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乐。逗乐。
3. 对某事甘心情愿:乐此不疲。乐善好(hào )施。
4. 笑:这事太可乐了。
[ yuè ]1.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乐。声乐。乐池。乐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乐歌(①音乐与歌曲;②有音乐伴奏的歌曲)。乐正(周代乐官之长)。乐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2. 姓。
[ lào ]1.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