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年
【拼音】: huā jiǎ zhī nián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蘤甲之年
【注音】: ㄏㄨㄚ ㄐ一ㄚˇ ㄓ ㄋ一ㄢˊ
【简拼】: HJZN
【结构】: 偏正式成语
【正音】: 花;不能读作“huà”。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花甲:用天干和地支互相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也叫做一个甲子;花甲;指干支名号错综参差。指六十岁。
出处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对酒曰:‘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语法花甲之年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再过两个月王教授就入花甲之年了,几个学生正在商量怎样为他祝寿。王教授却抓紧工作,争取在六十寿辰前把稿完成,作为永久的纪念。
1、花甲之年,石建全不去操持一年稳赚十万元的砖厂,偏去承包临洮县一万多亩秃山。
2、这就是进入花甲之年的查尔斯:尽职尽责,没错;激进,当然;不过,他似乎拥有人类大同的观点,关心地球更胜于关心臣民。
3、再过两个月王教授就入花甲之年了,几个学生正在商量怎样为他祝寿。王教授却抓紧工作,争取在六十寿辰前把书稿完成,作为永久的纪念。
4、关羽的武艺简直太恐怖了,自己正是气血方刚的年纪,已然气喘吁吁,而花甲之年的关羽却一直淡若浮云,气定神闲,丝毫没有体力不支的现象。
5、她和他的丈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郎一是花甲之年,较之新娘,他的着装则保守得多:简单的海军衫、天蓝色衬衫和马克斯思班赛的领带。
6、这是在稻田照的,秧苗有了一尺余深,他们站在斗渠上,在她旁边的应该是王强,看去他在花甲之年了,头发半白,戴眼镜。
7、好在他懂医术,又耐心,善自保重,熬到花甲之年,秀吉过世了,于是一举出手,关原一战定鼎,夺了天下。
8、他已是花甲之年。一路而来,除了过失与悔恨,他一无所获。
9、再过两个月王教授就到花甲之年了,几个学生正在商量怎样为他祝寿。
10、我们从幼苗长成大树,却永远是您的学生。在您花甲之年,祝您生命之树常青。
读音:huā
[huā]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
读音:jiǎ
[jiǎ]
(1)(名)天干的第一位。参看〔干支〕。
(2)(动)居第一位:~等|桂林山水~天下。
(3)(名)(Jiǎ)姓。
(4)(名)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龟~。
(5)(名)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6)(名)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装~车。
(7)(名)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参看〔保甲〕。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nián
[nián]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