忤逆不孝
【拼音】: wǔ nì bù xiào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ㄨˇ ㄋ一ˋ ㄅㄨˋ ㄒ一ㄠˋ
【简拼】: WNBX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当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忤逆:不顺从。不服从和孝敬父母
出处老舍《二马》第四段:“谁叫上鬼子国来呢!在鬼子国没地方去告忤逆不孝!忍着吧!”
语法忤逆不孝作谓语、定语;指不孝敬父母。
示例他生了一个忤逆不孝的儿子
1、他用慈爱所培养起来的儿子也可能变得忤逆不孝。
2、他从小就桀骜不驯、长大后信中没有父母、是个忤逆不孝之子…
3、忤逆不孝的被告一下子被抬升到孝子的位置,而原告父亲却莫名其妙地跌落到爬灰佬的深渊。
4、小孩子懂什么?你不听大人的话,就是忤逆不孝!天要打雷龙要抓的!
5、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
6、要是和婆婆动起手来,这可是忤逆不孝!
7、凡忤逆不孝者,贪财如命者,逞能欺人者,贪酒好色者,概不得收为弟子;凡练此拳者不得惹是生非,遇事必须忍让,也不准在街头卖艺。
8、都是些规定弟子,须尊师重道,入孝出悌,不得同门相残,忤逆不孝,须除恶扬善,行侠仗义,不得为非作歹,持强凌弱之类的门规。
9、天上诸神听清,仔细替我查那贪赃坏法之官,忤逆不孝之子,多打死几个示众!
10、他的最大的“忤逆不孝”是抗婚。
读音:wǔ
[wǔ]
(动)不顺从;不和睦。
读音:nì
[nì]
(1)(形)方向相反:~风|~流。
(2)(动)抵触;不顺从:忤~。
(3)(名)背叛者:叛~。
(4)(形)背叛者的:~产。
(5)(动)〈书〉迎接:~旅。
(6)事先:~断。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xiào
[xiào]
(1)(动)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孝顺
(2)(名)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
(3)(名)丧服: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