喟然太息
【拼音】: kuì rán tài xī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ㄎㄨㄟˋ ㄖㄢˊ ㄊㄞˋ ㄒ一
【简拼】: KRTX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喟然:叹气的样子;太息:大声叹气。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
语法喟然太息作谓语、状语;指感慨。
示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座有经历世故者,多喟然太息。”
1、至江淮鏖兵,长恭恐复为将帅,喟然太息道:“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复发呢?”。
2、他喟然太息:“人方惎我,我乃自抉其藩,亡无日矣”。
3、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
4、刘铭传听到这个消息,喟然太息曰:“人方惎我,我乃自抉其藩,亡无日矣。[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读音:kuì
[kuì]
〈书〉叹气:~叹。
读音:rán
[rán]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
读音:tài
[tài]
(1)(形)高;大:~湖|~庙。
(2)(形)极;最:~阳。
(3)(形)身份最高或辈份更高的:~师。
(4)(副)表示程度过分:汤~热;烫嘴。
(5)(副)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这方案~好了。
(6)(副)很;用于否定:不~好。
(7)(Tài)姓。
读音:xī
[xī]
(1)(名)呼吸时进出的气:晕~|气~。
(2)(名)消息。
(3)(动)停止;安息;屏息。
(4)(动)休息。
(5)(名)滋生;繁殖。
(6)(名)利钱;利息。
(7)(名)〈书〉指子女。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