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缪绳违
【拼音】: jiū miù shéng wéi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糾繆繩違
【注音】: ㄐ一ㄡ ㄇ一ㄡˋ ㄕㄥˊ ㄨㄟˊ
【简拼】: JMSW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纠:督察,纠正;缪:同“谬”,错误;绳:纠正;违:过失。纠正错误与过失
出处《旧五代史·崔沂传》:“入梁,为御史司宪,纠缪绳违,不避豪右。”
语法纠缪绳违作谓语、宾语;用于改正。
读音:jiū
[jiū]
(1)(动)缠绕:~纷|~缠。
(2)(动)集合:~合。
(3)纠正:~偏。
读音:miù,móu,liáo,miào,mù
[miù]
[ móu ]1. 〔绸缪〕见“绸”。
[ miù ]1. 〔纰缪〕错误。
2. 〔缪巧〕计谋,机智,如“岂有他缪缪,阴阳不能贼?”
3. (繆)
[ miào ]1. 姓。
[ mù ]1. 古同“穆”,恭敬。
[ liáo ]1. 古同“缭”,缭绕。
读音:shéng
[shéng]
(1)(名)(~子、~儿)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等纤维或稻草等拧成的条状物:麻~|线~。
(2)〈书〉(动)纠正;约束;制裁:~之以纪律。
(3)〈书〉(动)继续。
(4)(名)姓。
读音:wéi
[wéi]
(1)(动)不遵照;不依从:~背|阳奉阴~。
(2)(动)离别: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