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作道理
【拼音】: zài zuò dào lǐ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ㄗㄞˋ ㄗㄨㄛˋ ㄉㄠˋ ㄌ一ˇ
【简拼】: ZZDL
解释亦作“再做道理”。谓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桂娘一定在里头,只作三不知闯将进去,见他时再作道理。”
语法还是二姐不去,自己相伴着还妥当,且~。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示例还是二姐不去,自己相伴着还妥当,且再作道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1、师兄之言深合我意,只看这来人强势,各路街坊却并无敌忾之心,可知这金眼彪一伙未必深得人心,且看看来人是何用意,再作道理。
2、还是回去吧,见了父王再作道理。
3、这些皆是传言,我闻闯军追赃助饷,还有捐款和借款之分,谅不至于残暴至此!等继续探听消息,再作道理。
4、凤姐儿只装不在意,只命平儿应付,等让这些人作足了情儿,再作道理。
5、我们大家在此避一避,荣仁兄可与令弟一同出去会会那位来者,待摸清来意,再作道理。
6、寥寥数语,既是佛教大乘又有壮士一去不复返之意之内,三人茫然不解,其中定有深意,且等两天後俟尘文大师亲临再作道理。
7、现在我也没办法解释,但我看空中那架蚊式运输机,似乎朝着对面山脊的方向去了,咱们只好跟过去看个究竟,然后再作道理。
8、这样,先将这帮乱贼收押,兹事体大,本官也不敢擅作主张,还是待回师后禀明朝廷再作道理.
9、只剩这最后一招了,若还不能胜只能先走了再作道理。
10、寥寥数语,既是佛教大乘又有壮士一去不复返之意之内,三人茫然不解,其中定有深意,且等两天後俟尘文大师亲临再作道理。(查字典www.chazidian.com再作道理造句)
读音:zài
[zài]
(1)(副)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
(2)(副)表示更加。
(3)(副)表示如果继续怎样:~不走可赶不上车了。
(4)(副)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结束之后:吃完饭~谈|你把材料整理好;~动笔。
(5)(副)表示另外有所补充:~则|~不然。
(6)(副)再继续;再出现:青春不~|良机难~。
读音:zuò,zuō
[zuò]
[ zuò ]1.劳动;劳作:精耕细~。~息制度。
2.起:振~。枪声大~。
3.写作;作品:著~。佳~。
4.假装:~态。装模~样。
5.当作;作为:过期~废。
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斗争。自~自受。
7.同“做”。
[ zuō ]作坊:小器~。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读音:lǐ
[lǐ]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