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拱辰
【拼音】: zhòng xīng gǒng chén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衆星拱辰
【注音】: ㄓㄨㄥˋ ㄒ一ㄥ ㄍㄨㄥˇ ㄔㄣˊ
【简拼】: ZXGC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拱:环绕,拱卫。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语法众星拱辰作宾语、定语;指四方归于一处。
示例唐·李德裕《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真容赞》:“四读宗海,众星拱辰,忆万斯年,藻朗日新。”
1、象朝向大海,象众星拱辰,是说千江万河都同归大海,星斗满天都拱向北斗,比喻众水为穴所用,众山都朝拱这龙脉。
读音:zhòng
[zhòng]
(1)(形)多;许多。
(2)(名)许多人:~生|听~。
读音:xīng
[xīng]
(1)(名)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罗棋布|月明~稀。
(2)(名)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射光或反射光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
(3)(名)(~儿)细碎或细小的东西:一~半点儿。
(4)(名)秤杆上标记斤、两、钱的小点子。
(5)(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gǒng
[gǒng]
(1)(动)两手相合;臂的前部上举:~手。
(2)(动)环绕:~卫|众星~月|四山环~的大湖。
(3)(动)肢体弯曲成弧形:~肩缩背|~腰。
(4)(形)建筑物成弧形的:~门|连~坝。
(5)(动)用身体撞动别的东西或拨开土地等物体:用身子~开了大门|猪用嘴~地|蚯蚓从地下~出许多土来|一个孩子儿从人群里~出去了。
(6)(动)植物生长;从土里向外钻或顶:苗儿~出土了。
读音:chén
[chén]
(1)(名)
(2)地支的第五位。参看〔干支〕。
(3)日、月、星的统称:星~。
(4)古代把一昼夜分作十二辰:时~。
(5)时光;日子:诞~。
(6)指辰州(旧府名;府治在今湖南沅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