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为畏途
【拼音】: shì wéi wèi tú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視為畏途
【注音】: ㄕˋ ㄨㄟˊ ㄨㄟˋ ㄊㄨˊ
【简拼】: SWWT
【结构】: 动宾式成语
【正音】: 为;不能读作“wèi”。
【辩形】: 途;不能写作“图”。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1、至于活动欲为众生本能之要求,则更属明显的事实;被捆绑的动物是苦不堪言的,牢狱的生活人皆视为畏途。
2、言语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均是诗,诗的意境渗透了,到处都有乐地,乘车可死,坐船可死,静卧室中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耳,不必视为畏途。
3、善意视为畏途的困难之山,却往往被恶意轻易铲平。
4、藉此一番惩创,士子无不踊跃称快,典试却被视为畏途。
5、忌用力过猛,致损肾部;亦不可中辍,视为畏途。
6、只是这冰川雪原便连男子也视为畏途,怎样的女子才会出现在这里?他不知时光荏苒,只以为自己在冰雕中不过几日,正当凝神细数所知奇女中究竟有几人可能会出现在此时。
7、如果将学外语看做极难的事,视为畏途,那永远也掌握不了外国语。
8、当我们在一些难关面前停顿下来的时候,他总是说:“你会把它弄好的!凭你的聪明,这点小事是难不倒你的!”而我们往往就因为父亲这句话,奇迹似的把本来弄不好的东西弄好,对本来视为畏途的工作发生兴趣。
9、大家知道,由于尤瑜从小娇纵成性,一直把学习视为畏途,将学校当作潢池、牢笼,把在校学习看作鱼困潢池,鸟囚牢笼。
10、而在当时守旧观念浓烈的态势下,在众多清朝官员的眼里,这绝非美差,多视为畏途,避之唯恐不及。
读音:shì
[shì]
(1)(动)看:~力|近~。
(2)(动)看待:轻~。
(3)(动)考察:巡~。
读音:wéi,wèi
[wéi]
[ wéi ]1.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3. 变成:成为。
4. 是:十两为一斤。
5. 治理,处理:为政。
6. 被:为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9. 姓。
[ wèi ]1. 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2. 表目的:为了。为何。
3.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读音:wèi
[wèi]
(1)(形)害怕
(2)(动)畏惧。
(3)(动)佩服。
读音:tú
[tú]
(名)路;道路:旅~。
春秋时期,周威公与田开元谈论养生之道,田开元举出鲁国单豹与张毅两人养生的例子,强调要注意文化修养。庄子知道后感慨道:有人听说前面杀了人,于是视为畏途,告诫全家带上刀结伴而行是明智之举,纵情声色享受比杀人还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