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琼拾砾
【拼音】: qì qióng shí lì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棄瓊拾礫
【注音】: ㄑ一ˋ ㄑㄩㄥˊ ㄕˊ ㄌ一ˋ
【简拼】: QQSL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比喻丢弃珍贵的而拾取无用的。琼,美玉;砾,瓦砾。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捐荼茹蒿者必无识甘之口;弃琼拾砾者必无甄珍之明。”
语法弃琼拾砾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读音:qì
[qì]
(动)放弃;扔掉。
读音:qióng
[qióng]
(1)(名)美玉;泛指精美的东西:~瑶|~楼玉宇|玉液~浆。
(2)(名)指琼崖(海南岛)或琼州(旧府名;在海南岛上;府治在今琼山县)。
读音:shí,shè
[shí]
[ shí ]1. 捡,从地上拿起:拾草。拾粪。拾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
2. 收,敛,整理:收拾。拾掇。
3. “十”的大写。
4.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 shè ]1. 古同“涉”,历,经由:拾级而上。
读音:lì
[lì]
(名)小石块;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