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野战
【拼音】: gōng chéng yě zhàn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攻城野戰
【注音】: ㄍㄨㄥ ㄔㄥˊ 一ㄝˇ ㄓㄢˋ
【简拼】: GCYZ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城:城池。攻打城池,野外作战。
出处《墨子·节用上》:“攻城野地死者,不可胜数。”
语法攻城野战作谓语、定语;指四处打仗。
示例《元史·忙哥撒几传》:“伐山通道,攻城野战,功多于诸将。”
1、我皇考太祖高皇帝,当元末乱离,群雄角逐,披冒霜露,栉沐风雨,攻城野战,亲赴矢石,身被创痍,勤劳艰难,危苦甚矣。
2、跟从孙坚四处征伐,攻城野战,其身常被创伤。
3、攻城野战的未必比能忽悠的吃香,和平的时候如此,打仗的时候也是如此。
4、廉颇将军因此而不服,他认为自己为赵国第一大将军,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一介书生,只靠耍耍嘴皮子,却位居自己之上。
5、“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6、我皇考太祖高皇帝,当元末乱离,群雄角逐,披冒霜露,栉沐风雨,攻城野战,亲赴矢石,身被创痍,勤劳艰难,危苦甚矣。[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7、跟从孙坚四处征伐,攻城野战,其身常被创伤。(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68030/)
读音:gōng
[gōng]
(1)(动)攻打(跟‘守’相对):围~|~城|~下敌人的桥头堡。
(2)(动)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之。
(3)(动)致力研究;学习:他是专~地质学的。
读音:chéng
[chéng]
(1)(名)城墙:~外|万里长~。
(2)(名)城墙以内的地方:东~。
(3)(名)城市(跟‘乡’相对):消灭~乡差别。
读音:yě
[yě]
(1)(名)野外:~地|~外。
(2)(名)界限:视~。
(3)(名)指不当政的地位:在~|下~。
(4)(形)不是人所饲养或培植的(动物或植物):~花|~草|~兽。
(5)(形)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蛮|粗~|撒~。
(6)(形)不受约束:~性|玩~了。
读音:zhàn
[zhàn]
(1)(动)作战、战争、战斗。
(2)(动)进行战争或战斗。
(3)(动)泛指斗争。
(4)(动)发抖:寒~|打~|胆~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