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财两失
【拼音】: rén cái liǎng shī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人財兩失
【注音】: ㄖㄣˊ ㄘㄞˊ ㄌ一ㄤˇ ㄕ
【简拼】: RCLS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人和钱财都无着落或都有损失。同“人财两空”。
出处《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难遇夫》:“王三中了举,不久到了京,白白地要了玉堂春去,可不人财两失?”
语法人财两失作谓语、定语;指人和财物都没有了。
示例他有偌多的东西在我担里,我若同了这带脚的货去,前途被他喊破,可不人财两失。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
1、深圳近期也频频上演“白纸”变“银纸”把戏,结果两按摩女技师中招人财两失。
2、众商家忐忑不安,继续经营,则怕蒙古人来了人财两失,撤回别处,则这么好的赚钱机会白白丧失了,实在心疼。
3、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头,人命如草芥,大哥如果不幸遇到金兵或者辽兵,有可能被杀,如果遇到山里的土匪或马贼,也一样会人财两失。
4、败则心情恶劣,茶饭不思,心惊肉跳,惶惶而不可终日,最后人财两失。
5、你要是腰板不硬的话,但凡遇见点事儿就够你喝上一壶的了,闹不好就有可能人财两失。
6、一旦东窗事发,结果非但把乌纱帽弄丢了,而且身陷囹圉,接受审查,身败名裂,人财两失,连鱼也没得吃了。
7、陈六等到中午,觉得事情不对,怕顾三带着家眷跑路,到时候人财两失,便来到了顾家门口。
8、而一向紧衣缩食的母亲在惧怕人财两失的观念里没有出手相助。
9、可怜的宝不但赔掉一段视若瑰宝的爱情,也失去了辛苦创立的甜品店,落得一个人财两失的悲伤下场。
10、我哑口无言,恐慌即将到手人财两失。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读音:cái
[cái]
(名)钱和物资的总称:~物|理~。
读音:liǎng
[liǎng]
(1)数目;一个加一个是两个。“两”一般用于量词和“半、千、万、亿”前。注意“两”和“二”的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 “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都可以用;但如 “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
(2)双方。
(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天再说|他真有~下子|我跟你说~句话 。
(4)量词;重量单位。十钱等于一两;旧制十六两等于一斤;现用十两等于一市斤。
读音:shī
[shī]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