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手旁人
【拼音】: jiǎ shǒu páng rén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叚手旁人
【注音】: ㄐ一ㄚˇ ㄕㄡˇ ㄆㄤˊ ㄖㄣˊ
【简拼】: JSPR
【结构】: 紧缩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假:借,利用。借助别人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人。”
语法假手旁人作谓语、定语;指借助别人的行为。
1、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人。
2、杀父之仇,岂能假手旁人?除了我,谁也不能碰康熙一根寒毛!
3、碧婆婆素来独行独往,与人斗武决不肯假手旁人,自然也不会插手管他人闲事,虽对武亿印象不错,且有心帮之,却仍心骄口傲,权就袖手一旁。
4、这次上仙云宗、闯万兽林,是烈盘对自己道心的一种历炼和洗礼,他不想假手旁人,哪怕只是赶路。
5、先且说好,赌约说的是你自行拿到,不可假手旁人。
6、最后一条理由,这王莽和朕有深仇大恨,这个恩怨我一定要亲手了结,绝不假手旁人。
7、闯万兽林,是烈盘对自己道心的一种历炼和洗礼,他不想假手旁人,哪怕只是赶路。
8、杀父之仇,岂能假手旁人?除了我,谁也不能碰康熙一根寒毛!(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读音:jiǎ,jià
[jiǎ]
[ jiǎ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
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 jià ]1.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
读音:shǒu
[shǒu]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读音:páng,bàng
[páng]
[ páng ]1. 左右两侧: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
2. 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
3. 广,广泛:旁征博引。
4. 邪、偏:旁门左道。
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旁。竖心旁儿。
[ bàng ]1. 古同“傍”,靠。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