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哀哉
【拼音】: wū hū āi zāi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嗚嘑哀哉
【注音】: ㄨ ㄏㄨ ㄞ ㄗㄞ
【简拼】: WHAZ
【结构】: 复杂式成语
【正音】: 哉;不能读作“zhāi”。
【辩形】: 呜;不能写作“乌”。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旧时祭文中常用的表示对死者哀悼的语句;意思是“唉!伤心啊!”后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哀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语法呜呼哀哉复杂式;作谓语;含讽刺意味。
示例那婆娘精神恍惚,自觉无颜。解腰间绣带,悬梁自缢,呜呼哀哉。(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
1、敌人的阴谋还没来得及实施,就呜呼哀哉了。
2、我好几回体检都没发现绝症,看样子不至于呜呼哀哉了。
3、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中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封建王朝呜呼哀哉了。
4、从医院回来不几天,他旧病复发,便呜呼哀哉了。
5、敌人的阴谋还没得逞就呜呼哀哉了。
6、短信七天乐之一:考试零分叫鸭蛋,做坏事的叫坏蛋,脑袋空空叫傻蛋,被炒鱿鱼叫滚蛋,呜呼哀哉叫完蛋,蛋太完美叫圆蛋。哈哈,提前祝你元旦快乐!
7、挨了半月,痰喘大发,呜呼哀哉,伏维尚飨了。
8、成败一念间,贵贱一丝线,呜呼哀哉!
9、那武大当时哎了两声,喘息了一回,肠胃迸断,呜呼哀哉,身体动不得了。
10、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转眼间落花流水,董卓篡政及袁术僭号亦瞬息而呜呼哀哉。
读音:wū
[wū]
(拟)多用于形容喇叭或汽笛的叫声。
读音:hū
[hū]
(1)(动)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跟‘吸’相对):~吸|~出一口气。
(2)(动)大声喊:~声|欢~|~口号|大声疾~。
(3)(动)叫;叫人来:直~其名|一~百诺|~之即来;挥之即去。
(4)(Hū)姓。
(5)象声词:北风~~地吹。
读音:āi
[āi]
(1)(形)悲伤;悲痛
(2)(动)悼念:~悼|默~。
(3)(动)怜悯:~怜。
读音:zāi
[zāi]
(1)(助)表示感叹:乌呼哀~!
(2)(助)表示疑问或反问:有何难~|岂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