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为
【拼音】: wú suǒ bù wéi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無所不為
【注音】: ㄨˊ ㄙㄨㄛˇ ㄅㄨˋ ㄨㄟˊ
【简拼】: WSBW
【结构】: 紧缩式成语
【正音】: 为;不能读作“wèi”。
【辩形】: 无所不为和“无恶不作”都含有什么坏事都做的意思。但无所不为偏重在形容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无恶不作”偏重在做尽了坏事。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为:做。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语法无所不为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今专务游荡,无所不为,老夫所以忧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
1、人不自爱,则无所不为;过于自爱,则一无所为。
2、一切利己的生活,自——以时间来衡量生命。爱,则无所不为;过于自爱,则一无所为。吕坤
3、一切利己的生活,以时间来衡量生命。爱,则无所不为;过于自爱,则一无所为。
4、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5、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
6、这帮匪徒,烧杀掳掠,无所不为,真是十恶不赦。
7、"金融时代"和"经济学家"这两种无所不为的刊物发出了可怕的警报吗?还不太惹人注目。
8、贪婪的老鸨为了攫取利润无所不为。
9、他花天酒地,敲诈勒索,无所不为,已经到了卑鄙无耻的地步。
10、过程中,他装逼卖萌、踩人打脸、修炼升级、泡妞捡宝,无所不为,无往不利。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suǒ
[suǒ]
1.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6. 姓。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wéi,wèi
[wéi]
[ wéi ]1.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3. 变成:成为。
4. 是:十两为一斤。
5. 治理,处理:为政。
6. 被:为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9. 姓。
[ wèi ]1. 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2. 表目的:为了。为何。
3.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4. 帮助,卫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