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为奇
【拼音】: huà fǔ wéi q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化腐為奇
【注音】: ㄏㄨㄚˋ ㄈㄨˇ ㄨㄟˊ ㄑ一ˊ
【简拼】: HFWQ
【结构】: 动宾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解释见“化腐成奇”。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语法化腐为奇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变坏为好。
示例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古人诗词,不尽可法,善于运用,何难化腐为奇。”
1、化腐为奇!那种枯败之意,顿时一扫而空,换来的是生机勃勃的灵泉,喷吐霞光,氤氲蒸腾,瑞条千条,绚烂无比。
2、异化是写作这一艺术性精神活动的一种本质体现,往往会起到了点石成金、化腐为奇的作用。
3、侠骨柔肠又兼披肝沥胆,以化腐为奇的力量,铸就战无不胜的传奇。
4、同时,推行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制度,建立专业的建筑垃圾回收处理机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变废为宝、化腐为奇的目标。
5、化腐为奇!那种枯败之意,顿时一扫而空,换来的是生机勃勃的灵泉,喷吐霞光,氤氲蒸腾,瑞条千条,绚烂无比。(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60264/化腐为奇造句)
6、侠骨柔肠又兼披肝沥胆,以化腐为奇的力量,铸就战无不胜的传奇。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读音:huà,huā
[huà]
[ huà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4. 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5. 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 huā ]1. 同“花”。
读音:fǔ
[fǔ]
(1)(动)腐烂;变坏
(2)(名)豆腐:~竹|~乳。
读音:wéi,wèi
[wéi]
[ wéi ]1.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3. 变成:成为。
4. 是:十两为一斤。
5. 治理,处理:为政。
6. 被:为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9. 姓。
[ wèi ]1. 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2. 表目的:为了。为何。
3.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读音:qí,jī
[qí]
[ qí ]1. 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奇闻。奇迹。奇志。奇观。奇妙。奇巧。奇耻大辱。
2. 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奇兵。奇计。奇袭。出奇制胜。
3. 惊异,引以为奇:奇怪。惊奇。不足为奇。
[ jī ]1. 数目不成双的,与“偶”相对:奇数(不能被二整除的数,如一、三、五、七、九等,正的奇数亦称“单数”)。
2. 零数:奇零(不满整数的数)。奇羡(赢余,积存的财物)。有奇(如“八分奇奇”即八分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