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之谈
【拼音】: fèi fǔ zhī tán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肺腑之談
【注音】: ㄈㄟˋ ㄈㄨˇ ㄓ ㄊㄢˊ
【简拼】: FFZT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肺腑:内心。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话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我东人曾说,倘得见面,命我……替他竭诚拜谢,还有许多肺腑之谈。”
语法肺腑之谈作主语、宾语;用于口语。
1、在随后召开的中山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研讨会,黄达人和几位副校长在会上和青年教师的一席肺腑之谈,让一百多位青年教师感到很给力。
2、这些肺腑之谈也正应了此次研讨会主办方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的主题:“同胞情,一家亲,叙友谊,促发展”。
3、难怪乎有人形象的把审计比喻为“经济卫士”和“无烟的工厂”,这也许是人们的由衷之言,肺腑之谈。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fèi
[fèi]
(名)人和高等动物的呼吸器官。人的肺在胸腔中;左右各一;和支气管相连;也叫肺脏:~癌|~病|~部|~炎|~叶|~脏|~气肿。
读音:fǔ
[fǔ]
(名)脏腑;中医对人体胸、腹内部器官的总称。心、肝、脾、肾叫脏;胃、胆、大肠、小肠、膀胱等叫腑。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tán
[tán]
(1)(动)说话或讨论:~论|~心。
(2)(名)所说的话:高~|奇~。
(3)(T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