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不惧
【拼音】: yǒng zhě bù jù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勇者不懼
【注音】: ㄩㄥˇ ㄓㄜˇ ㄅㄨˋ ㄐㄨˋ
【简拼】: YZBJ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惧:害怕。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出处《论语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语法勇者不惧作宾语、定语;指有胆识。
1、武德是武术的灵魂,崇尚武德是武林中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智、仁、勇,谓之三德,即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心田的富强能够化解生命中的很多遗憾。
3、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遗憾。
4、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
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9、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读音:yǒng
[yǒng]
(1)(形)大胆;勇敢
(2)姓。
读音:zhě
[zhě]
(1)(助)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或带有形容词或动词的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黄须~|卖柑~|符合标准~。
(2)(助)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共产主义~。
(3)(助)〈书〉用在“二、三、数”等数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几件事物:二~必居其一|两~缺一不可。
(4)(助)〈书〉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空气流动而成。
(5)(助)用在句尾表示命令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
(6)(代)同“这”(多见于早期白话):~番|~边。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jù
[jù]
(动)害怕;恐惧:畏~|毫无所~ 。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无事,与弟子讨论修身之事。孔子认为做“士”要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好,士分三类:“不辱君命,为国效力;孝悌兼备,乡邻模范;言信行果,千金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