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米九糠
【拼音】: shí mǐ jiǔ kāng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十米九穅
【注音】: ㄕˊ ㄇ一ˇ ㄐ一ㄡˇ ㄎㄤ
【简拼】: SMJK
【结构】: 紧缩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饭食中多糠。形容穷苦。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拼着个十米九糠,问甚么两妇三妻,受了些万苦千辛。”
语法十米九糠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等。
读音:shí
[shí]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读音:mǐ
[mǐ]
1.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米。大米。稻米。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2.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3. 姓。
读音:jiǔ
[jiǔ]
[ jiǔ ]
1.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2.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读音:kāng
[kāng]
(1)(名)稻、麦、谷子等作物子实的皮或壳(多指脱下来的)。
(2)(动)发空;质地变得松而不实(多指萝卜因失掉水分而中空):~心儿|萝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