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体裁衣
【拼音】: chèn tǐ cái yī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稱軆裁衣
【注音】: ㄔㄣˋ ㄊ一ˇ ㄘㄞˊ 一
【简拼】: CTCY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称:适合。按照身材来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出处明·杨基《初春诗》:“踏青鞋袜平头制,试暖以上称体裁。”
语法称体裁衣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实事求是。
1、只有称体裁衣,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2、做任何事都要称体裁衣,不能不顾客观实际,否则就要犯错误。
3、这就是“称体裁衣”的由来,后来这个成语演变成了今天我们所使用的“量体裁衣”这个成语。
4、对称,不相称,称心如意,称体裁衣的“称”均度chen。[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47136/称体裁衣造句]
读音:chēng,chèn,chèng
[chèn]
[ chēng ]1. 量轻重:称量(liáng)。
2. 叫,叫做:自称。称呼。称帝。称臣。称兄道弟。
3. 名号:名称。简称。称号。称谓。职称。
4. 说:声称。称快。称病。称便。
5. 赞扬:称道。称许。称颂。称赞。
6. 举:称兵。称觞祝寿。
[ chèn ]1. 适合:称心。称职。相称。匀称。对称。
[ chèng ]1. 同“秤”。
读音:tǐ,tī
[tǐ]
[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 tī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读音:cái
[cái]
(1)(动)用刀、剪等割或铰。
(2)(量)整张纸分成的相等的若干分;印刷上纸的若干分之一。
(3)(动)除掉;削减。
(4)(动)安排取舍。
(5)(动)衡量;判断。
(6)(名)格式;体制。
(7)(动)刎颈。
(8)(动)控制;抑止。
读音:yī,yì
[yī]
[ yī ]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
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
[ yì ]1.穿(衣服);拿衣服给别人穿:穿布衣。解衣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