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昧无知
【拼音】: méng mèi wú zhī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蒙昧無知
【注音】: ㄇㄥˊ ㄇㄟˋ ㄨˊ ㄓ
【简拼】: MMWZ
【结构】: 联合式成语
【正音】: 蒙;不能读作“mēnɡ”。
【辩形】: 见“不省人事”(112页)。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1、蒙昧无知的人往往却可得到安适的生活。
2、长期的遮蔽造成男性肉身生存者对肉身的蒙昧无知,这实际等于对其作了阉割手术。
3、其实,生活的一切复杂的问题仍旧放弃给个人的辨别力和蒙昧无知去解决。
4、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昧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
5、并非上层阶级使民众蒙昧无知,而是人们自身的天性让他们逃避启蒙,不得不依靠这样那样的统治者。
6、在所有的学校里,现代民主的理念被广泛传播,巨细无遗,这也让蒙昧无知感染了上层社会。
7、这些问题。当所有这些答案围绕在上帝与宗教福音身侧时,它宁愿选择沉溺在蒙昧无知之中。
8、这里教育落后,村民们大都蒙昧无知。
9、因为这百姓蒙昧无知,所以,创造他们的必不怜恤他们;造成他们的也不施恩与他们。
10、尔等竟然蒙昧无知,将我大汉天子与一介村野匹夫相提并论,不怕天下有识之士笑掉大牙吗?
读音:mēng,méng,měng
[méng]
[ mēng ]1. 欺骗:蒙骗。蒙哄。蒙事。欺上蒙下。
2. 昏迷,眼发黑:蒙头转向。
3. 胡乱猜测:瞎蒙。
[ méng ]1. 没有知识,愚昧:启蒙。发蒙。蒙昧。
2. 遮盖起来:蒙罩。蒙子。蒙蔽。
3. 受:承蒙。蒙难。蒙尘。蒙垢。
4. 形容雨点细小:蒙蒙细雨。
5. 姓。
6. 同“艨”。
[ měng ]1. 〔蒙古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B.蒙古国的主要民族。
读音:mèi
[mèi]
1.糊涂;不明白:蒙~。愚~。素~平生(一向不认识)。
2.隐藏:拾金不~。~良心。
3.昏暗:幽~。
4.冒犯;冒昧:~死。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zhī,zhì
[zhī]
[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 zhì ]1. 古同“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