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常情
【拼音】: rén zhī cháng qíng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ㄖㄣˊ ㄓ ㄔㄤˊ ㄑ一ㄥˊ
【简拼】: RZCQ
【结构】: 偏正式成语
【正音】: 常;不能读作“cánɡ”。
【辩形】: 之;不能写作“知”。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
出处南朝粱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序:“文贵远贱近,人之常情;重耳轻目,俗之恒弊。”
语法人之常情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
示例慕富贵者,人之常情也。(明赵弼《赵氏伯仲友义传》)
1、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叫他不用在意,并安慰他节哀顺变。
2、对于这类问题,我觉得既然人家向你表白了爱慕之情,无论你怎样不能以同样的感情回报人家,也应该表达感激之情,这是人之常情。简·奥斯汀。
3、孟兄又何必如此呢?少男少女互生爱慕这是人之常情,只要他们俩人愿意就好,孟兄又何必替古人担忧呢?
4、爱美是人之常情,何必那样地苛责她。
5、家长爱自己的孩子,这也是人之常情,但切不可溺爱。
6、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不要太伤悲,你的孝心他会感应得到的。
7、文章总是自己的好,敝帚自珍,人之常情。
8、那位标致的寡妇,按人之常情讲,很有可能会接受他的求婚.
9、厌旧喜新是人之常情,他买来新的冰箱,便卖掉了旧的。
10、只所以不以为奇,那是因为任何部门在规定规则时,为自身谋利益乃天经地义,也属人之常情。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cháng
[cháng]
(1)(形)一般;普通;平常:~识|~态。
(2)(形)不变的;经常:~数|冬夏~青。
(3)(副)时常;常常:~来|~往。
(4)姓。
读音:qíng
[qíng]
(1)(名)感情:热~|无~|温~。
(2)(名)情面:人~|讲~|托~|求~。
(3)(名)爱情:~书|~话|谈~。
(4)(名)情欲;性欲:春~|发~期。
(5)(名)情形;情况:病~|军~|实~|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