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俎代谋
【拼音】: yuè zǔ dài móu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越俎代謀
【注音】: ㄩㄝˋ ㄗㄨˇ ㄉㄞˋ ㄇㄡˊ
【简拼】: YZDM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俎:古代祭祀时用的盛祭品的器具。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去代替别人出谋划策。比喻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公法》:“同者彼此通行,异者各行其是,无庸越俎代谋。”
语法越俎代谋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示例柳亚子《纪梦诗序》:“友邦领袖,老谋深算,成竹在胸,岂外人所宜越俎代谋?”
1、一乱说,便是“越俎代谋”,当然“罪有应得”。
2、惟该将军既属军职,自应专致力干军事,越俎代谋,实非所宜。
3、同者彼此通行,异者各行其是,无庸越俎代谋。
4、公司得有盈余,地方官莫不思荐人越俎代谋。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越俎代谋造句
5、公司得有盈余,地方官莫不思荐人越俎代谋。【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越俎代谋造句】
读音:yuè
[yuè]
1. 度过,超出:越过。越冬。越级。越轨。越权。越境。越位。越狱。越俎代庖。
2. 声音、情感扬起,昂扬:激越。声音清越。
3. 表示程度加深:越发(更加)。越加。越快越好。
4. 消散:“精神劳则越”。
5. 失坠,坠落:陨越。“射其左。越于车下”。
6. 中国古民族名:百越(亦作“百粤”)。
7.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后用作浙江省东部的别称:越剧。越凫楚乙(“乙”,燕子。喻对于同一事物,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而作出不同的判断)。
8. 姓。
读音:zǔ
[zǔ]
(1)(名)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的器具。
(2)(名)古代割肉用的砧板:刀~。
(3)(名)姓。
读音:dài
[dài]
(1)(动)代替、代理:~办。
(2)(名)时代:古~。
(3)(名)辈次:老一~。
(4)(名)历史的分期:汉~。
读音:móu
[móu]
(1)(名)主意;计谋;计策:阴~|足智多~。
(2)(名)(动)图谋;谋求:~生|~害。
(3)(名)(动)商议:不~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