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利思义
【拼音】: jiàn lì sī yì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見利思義
【注音】: ㄐ一ㄢˋ ㄌ一ˋ ㄙ 一ˋ
【简拼】: JLSY
【结构】: 连动式成语
【正音】: 见;不能读作“xiàn”。
【辩形】: 义;不能写作“意”。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1、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2、我们在利益面前,要见利思义,而不能光想自己。
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4、‘现在的完人就不必这样了,能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长期贫穷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可以算完人了。
5、你要小心他,他这人一向见利思义。
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7、虽修行人,此身未离尘世,不能全废世财,亦当见利思义,随其自然,不得分外贪求。
8、一个正派人,应该见利思义。
9、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0、见利思义,不要见利忘义。
读音:jiàn,xiàn
[jiàn]
[ jiàn ]1.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3.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5. 会晤:会见。接见。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 xiàn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读音:lì
[lì]
(1)(形)锋利;锐利。
(2)(形)顺利;便利:不~|成败~纯。
(3)(名)利益:有~有弊。
(4)(名)利润或利息:暴~|本~两清。
(5)(动)使有利:毫不~己;专门~人。
(6)(Lì)姓。
读音:sī,sāi
[sī]
[ sī ]1. 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
2. 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
3. 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
4. 姓。
[ sāi ]1. 〔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思思者如故矣”。
读音:yì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