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稽之言
【拼音】: wú jī zhī yán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無稽之言
【注音】: ㄨˊ ㄐ一 ㄓ 一ㄢˊ
【简拼】: WJZY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没有根据、无从查证的话。
出处《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语法无稽之言作主语、宾语;指流言等。
示例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八回:“若听旁人无稽之言随便传说,其罪减造谣者一等。”
1、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2、申画一之法,明不二之刑,不询之谋勿庸,无稽之言勿应,则天下之化,人无间焉,日新之德,天鉴不远。
3、我们从史密斯夫人口里听说过许多吹嘘她丈夫的话,但尽是些无稽之言。
4、你只凭一些全无佐证的无稽之言,便煽动人心,意图背叛帮主,你自行了断吧。
5、老君、元始皆哂笑不止,以之为无稽之言,接引依旧是双手合十。
6、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7、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8、元始皆哂笑不止,以之为无稽之言,接引依旧是双手合十。
9、我们从史密斯夫人口里听说过许多吹嘘她丈夫的话,但尽是些无稽之言。(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10、你只凭一些全无佐证的无稽之言,便煽动人心,意图背叛帮主,你自行了断吧。【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jī,qǐ
[jī]
[ jī ]1. 停留:稽留。稽滞。
2. 考核:稽核。稽查。稽考。无稽之谈。
3. 计较:反唇相稽。
4. 至。
5. 姓。
[ qǐ ]1.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yán
[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