恫疑虚猲
【拼音】: dòng yí xū gé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恫疑虚虚
【注音】: ㄉㄨㄥˋ 一ˊ ㄒㄨ ㄒ一ˋ
【简拼】: DYXX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见“恫疑虚喝”。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明矣。”
语法恫疑虚猲作谓语、定语;指虚张声势。
1、是故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已明矣。
2、凡夫恫疑虚猲,荒渺浮夸,举无所施其伎焉者,得此道也。◎严复《救亡决论》
读音:dòng,tōng
[dòng]
[ dòng ]恐惧;吓唬:~恐。~吓。
[ tōng ]哀痛;痛苦。
读音:yí
[yí]
1. 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
2.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
读音:xū
[xū]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xiē,hè,gé,hài
[gé]
[ xiē ]1. 〔猲獢(xiāo)〕一种短嘴的猎狗。
[ hè ]1. 古通“嚇”,恐吓,吓唬。
[ gé ]1. 〔猲狚〕巨大的狼。
[ hài ]1. 狗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