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理喻
【拼音】: bù kě lǐ yù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ㄅㄨˋ ㄎㄜˇ ㄌ一ˇ ㄩˋ
【简拼】: BKLY
【结构】: 偏正式成语
【正音】: 喻;不能读作“yú”。
【辩形】: 理;不能写作“里”。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1、有时候,我们不可理喻的执拗,不过是为了得到一句可以令自己安心的话而已。
2、陶渊明放弃仕途,回归田园,在外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行径,但潇洒的五柳先生昂然自得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3、酷暑难消,莫非大家被高温蒸去了水分,因而变得易怒易暴、不可理喻……正值盛夏时节,高温已够我们苦熬,实不必再动肝火,逞一时之快。
4、你太不可理喻了!王少华!我刚被提拔一天你就这样神经,以后我的工作可怎么做?
5、不是海誓山盟,不是厮守终身,不是无怨无悔,这些不过是影视文学作品中的壮烈!真爱,是不管对方变得如何丑陋,依然爱不释手,不管对方变得如何不可理喻,吵过之后依然倍加珍惜,不管对方身在何处,总是不时牵挂与想念!真爱就是没有道理!
6、空间扭曲得不可理喻,所有物体的凹凸感都严重变形甚至完全相悖,移步换形,险恶莫测。
7、因为他不可理喻,本性难移。我必须找份新工作。
8、从古至今,中国古代纯文学的东西是十分可疑的,假如抽空了传统史学与哲学,单独谈中国文学,势必将变得支离破碎,不可理喻。
9、当一件事情需要通过辩论或者争吵来让对方屈服时,这不代表对方的不可理喻,而是自己的无能。
10、常佶是领教了小野的不可理喻,可偏偏还反驳不了。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kě,kè
[kě]
[ kě ]1.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可劲儿干。
6.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 kè ]1.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读音:lǐ
[lǐ]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
读音:yù
[yù]
(1)(动)说明;告知:~之以理。
(2)(动)明白;了解:家~户晓|不言而~。
(3)(动)比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