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虎色变
【拼音】: tán hǔ sè biàn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ㄊㄢˊ ㄏㄨˇ ㄙㄜˋ ㄅ一ㄢˋ
【简拼】: THSB
【结构】: 紧缩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谭:同“谈”;色:脸色。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出处明·归有光《论三区赋役水利书》:“有光生长穷乡,谭虎色变,安能默然而已。”
语法谭虎色变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有余悸。
读音:hǔ
[hǔ]
读音:sè,shǎi
[sè]
[ sè ]1.颜色:红~。绿~。
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厉内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种类:各~货品。花~齐全。
5.质量:成~。足~。
6.情欲。
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艺双绝。
[ shǎi ]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读音:biàn
[biàn]
(1)(动)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了。
(2)(动)改变(性质、状态);变成:后进~先进。
(3)(动)使改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4)(形)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
(5)(动)变卖:~产。
(6)(名)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乱。
(7)(名)指变文:目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