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红耳赤
【拼音】: liǎn hóng ěr chì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臉紅耳赤
【注音】: ㄌ一ㄢˇ ㄏㄨㄥˊ ㄦˇ ㄔˋ
【简拼】: LHEC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当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出处萧殷《桃子又熟了》:“没有等翻译同志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那个美国人竟脸红耳赤地吼起来。”
语法脸红耳赤作谓语、状语;形容人的状态。
示例只要我们聚在一起,哪怕是吵得脸红耳赤,心里也是甜滋滋的。陈宜浩《冤家》
1、小丫头被揭破心事,顿时脸红耳赤,不依的摇了摇美妇的手,嗔道“妈,瞎说什么呢!爸和哥呢?”。
2、他甩开大步来到殿门跟前,长吸一口气,用足丹田内的元力,大喝一声,双掌就向殿门推去,云泰推了半天,累得汗流浃背、脸红耳赤,可是殿门就是纹丝不动。
3、我在对面很是尴尬,再偷看那女人,她早就低眉垂眼外加脸红耳赤了,两个手不自然的插在了上衣兜里,“你看这事闹得,意外、意外啊……”。
4、我是常常关在房间,看闭路电视的呀!以后一定改过!
5、赵雅媚眼流转,丰腴的身姿摇曳间,尽透着一股魅人的春情,那魅惑的架势让让张风不禁有点脸红耳赤。
6、当下,几兄弟如统兵大将般,就以桌上碗盘碟杯为兵棋,对战局的可能指手画脚,一时吐沫星乱飞,挣得脸红耳赤。
7、李青只感觉胳膊上传来一种特殊的感觉,柔软之中带着丝丝坚挺,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让李青顿时就脸红耳赤。
8、俗话说,夫妻吵得脸红耳赤之日,正是律师招财进宝之时。
9、三胖脸红耳赤的磨磨蹭蹭离开晴儿,站到一班队里。
10、陆雷调笑了灵儿几句,直把灵儿说的脸红耳赤,才去洗了脸,接着就去跟着老爷子他们吃饭了。
读音:liǎn
[liǎn]
1.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圆~。洗~。
2.(~儿)某些物体的前部:门~儿。鞋~儿。
3.情面;面子:丢~。不要~。
4.(~儿)脸上的表情:笑~儿。把~一变。
读音:hóng,gōng
[hóng]
[ hóng ]1.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3. 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 gōng ]1.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读音:ěr
[ěr]
(1)(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朵。
(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3)(形)位置在两旁的:~房。
(4)文言助词;罢了:技止此~。
读音:chì
[chì]
(1)(名)比朱红稍浅的颜色。
(2)(名)泛指红色:~小豆。
(3)(名)象征革命:~卫队。
(4)(形)忠诚:~心(忠诚的心)|~诚(极真诚)。
(5)(动)光着;露着(身体):~脚|~膊。
(6)(形)空:~手空拳(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