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驽窃价
【拼音】: yù nú qiè jià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鬻駑竊價
【注音】: ㄩˋ ㄋㄨˊ ㄑ一ㄝˋ ㄐ一ㄚˋ
【简拼】: YNQJ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谦词。谓劣货而获优评。
出处唐·黄滔《蒋先锋》:“昨者赍持恶赋,刺谒清尘,本期刘子俊待以盖瓯之地,陆士衡处置于抚掌之间,岂期以寸获长,鬻驽窃价。”
语法鬻驽窃价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读音:yù
[yù]
(动)〈书〉卖:~歌|~画|~文|~文为生。
读音:nú
[nú]
(1)(名)驽马;跑不快的马。
(2)(形)比喻人没有能力:~才|~钝。
读音:qiè
[qiè]
(1)(动)偷:行~|~案。
(2)(副)偷偷地:~笑|~听。
(3)(代)〈书〉谦指自己(意见):~以为不可。
读音:jià,jiè,jie
[jià]
[ jià ]1. 商品所值的钱数:价钱。价格。涨价。调价。待价而沽。
2. 商品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的基础:价值。代价。
3. 化学名词:“原子价”。
[ jiè ]1. 旧时称派遣传递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走价驰书来诣”。
[ jie ]1. 〈方〉用在否定副词后面加强语气:不价。
2. 副词性词尾:震天价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