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争辩
【拼音】: wú kě zhēng biàn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無可爭辯
【注音】: ㄨˊ ㄎㄜˇ ㄓㄥ ㄅ一ㄢˋ
【简拼】: WKZB
【结构】: 动宾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没有什么可争辨的。表示确实无疑。
出处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六:“太社不立于京都,当安所立。尤无可置辩矣。”
语法无可争辩作谓语、定语;指确实无疑。
示例我们应该用无可争辩的道理说服人,而不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1、无可争辩,目前有成千上万的人仍过着挨饿受冻的痛苦西方全国日常表达。
2、无可争辩,目前有成千上万的人仍过着挨饿受冻的痛苦外国国家国家日常表达。
3、无可争辩,现在有成千上万的人仍过着挨饿受冻的痛苦生活。
4、无可争辩,如今有不计其数的人仍过着挨饿受冻的苦楚生活。
5、经过查阅档案,这块地方确实是张庄的,你们无可争辩。
6、伴随傲世堂《傲视天地》新版出炉,闻名史册,拥有无可争辩的一代开国圣君的新招募武将——刘邦,盖世登场!作为汉高祖,能力必非凡。
7、其中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肯尼迪在十多个小时内没有报告所发生的事故,甚至他自己的描述也表现得骇人听闻。
8、我的单纯很笔直,像无可争辩的火焰,冒出来。穿裤子的云。
9、这样做后果将十分严重,这是无可争辩的。
10、事实摆在这里,这是无可争辩的。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kě,kè
[kě]
[ kě ]1.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可劲儿干。
6.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 kè ]1.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读音:zhēng
[zhēng]
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争夺。竞争。争长论短。
2. 力求实现:争取。争气。争胜。
3. 方言,差,欠:总数还争多少?
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争不。争知。争奈。
读音:biàn
[biàn]
(动)辩解;争论:分~|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