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溜风
【拼音】: yī liù fēng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三字成语
【繁体】: 一溜風
【注音】: ㄧ ㄌㄧㄨ ㄈㄥ
【简拼】: YLF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犹言一溜烟。
1、柳惠早已深谙狙击之术,当鬼子叫喊之时,便已从事先选好的撤离路线一溜风似地走了。
2、五奶没事吧,前些日子我见她赶集的时候还提了半提篮鸡蛋在路上一溜风的走呢,我让她把鸡蛋放在自行车上她都不肯,生怕我把鸡蛋给她碰烂了。
3、罗云看着四女的目光瞥了过来,连忙摆手,一溜风的跑向已是进气多出气少的獠牙暴猪身边,要说这獠牙暴猪虽是凶狠异常,但是肉质却是没的说。
4、她们嘁嘁喳喳相互警告这几天要关好门窗之后,一溜风一样倏忽不见。
5、南宫秋一溜风到了寒夜身边,感激的抱了抱拳。
6、崔杰一拍战马,带着十几个兵丁,一溜风似的就向“聚仙楼”。
7、来的人是袁绍,带着他手下的兵马正一溜风的赶来。
8、大老虎张嘴就是一溜风刃,还真是风虎。
9、找了个小溪边,夹起火堆准备在这将就一夜,刚说要为魔王大人去抓只兔子,哪知我们的魔王大人就一溜风的窜进林子中。
10、向山他们都坐了摩托车,一溜风地回到平候西村高老头家。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liū,liù
[liù]
[ liū ]1. 滑行,(往下)滑:溜冰。
2. 光滑,平滑,无阻碍:溜圆。溜光。
3. 趁人不见走开:溜走。溜号。
4. 同“熘”。
[ liù ]1. 迅急的水流:大溜。急溜。
2. 顺房檐滴下来的水,房顶上流下的水:檐溜。承溜。
3. 房檐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长水槽:水溜。
4. 量词,指行(háng )列,排:一溜三间房。
5. 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这溜儿的果木树很多。
读音:fēng
[fē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风传(
)(传闻)。闻风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 姓。
上一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下一个:十夫楺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