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福禳灾
【拼音】: qiú fú ráng zāi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裘福禳災
【注音】: ㄑ一ㄡˊ ㄈㄨˊ ㄖㄤˊ ㄗㄞ
【简拼】: QFRZ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禳:祈祷。祈求福运降临,消除灾害。
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若夫神君之类精神之异,非求请所能致也,又非可以求福禳灾矣。”
语法求福禳灾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1、于是人族求福禳灾,悲苦之鸣感天动地。
2、湖中扔石,原为九人以身投湖,有向风慕义,欲追从效仿之意,也有求福禳灾的意愿。
3、而打醮,正是以前请道士设坛做法事,求福禳灾的一种民俗法事活动。[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求福禳灾造句]
4、而打醮,正是以前请道士设坛做法事,求福禳灾的一种民俗法事活动。[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读音:qiú
[qiú]
(1)(动)请求:~救|~教。
(2)(动)要求:精益~精。
(3)(动)追求;探求;寻求:~学问|实事~是|刻舟~剑|不~名利。
(4)(动)需求;需要:供~关系|供过于~。
(5)姓。
读音:fú
[fú]
(1)(形)幸福;福气(跟‘祸’相对):~利|享~|造~人类。
(2)指旧时妇女行“万福”礼:~了一~。
(3)(名)指福建:~橘。
(4)(Fú)姓。
读音:ráng
[ráng]
(动)〈书〉向鬼神祈祷除邪消灾。
读音:zāi
[zāi]
(1)(名)灾害。
(2)(名)个人遭遇的不幸:招~惹祸|没病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