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拼音】: bì jīng zhī lù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必經之路
【注音】: ㄅ一ˋ ㄐ一ㄥ ㄓ ㄌㄨˋ
【简拼】: BJZL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当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经: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亦作“必由之路”。
出处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十九:“二十五号才是敌人反扑必经之路,那里高,那里窄,我们不易仰攻,也无法多用人力。我们须在适当时间,放弃了它,坚守主峰和二十七号。”
语法必经之路作主语、宾语;指为达到目的必须遵循的东西。
示例毛泽东《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之路》:“首先肯定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
1、腊子口位于迭部县东北部,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也是四川通往甘肃岷县的必经之路。
2、若摩天大楼轰然倒塌,若世间一切貌似井然的秩序崩猝,若你与我尘霜满面,相见不相识,我们所持守的信念是否能护持我们各自安然,孤身走完必经之路。
3、童年,多么有趣的时光;童年,多么难忘的时光;童年,多么快乐的时光。它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但不一定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快乐的。爸爸的童年是快乐的;妈妈的童年是难忘的;我的童年是无比幸福的。童年岁月真美好!
4、这次他带领手下将士,在日军从大连赴旅顺的必经之路上设伏,将日军截为数段,分兵包剿之,日军挫败。
5、我大军冲州撞府,千里奔袭,朝中必然震动,难保不会有人领兵拦截,岂能不早作防范啊?厌次乃我军回程所必经之路,如若被截,其害不浅。
6、元代集宁路是当时内地通往塞北高原的必经之路。
7、业内人士表示,最近交通加大了对四平路、桥北等客车必经之路的违章查处力度,使得一些黑车在这些地区无处遁藏,纷纷“逃”进了小区这些更加隐蔽的场所。
8、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进,这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
9、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
10、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公平。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势必要承受更多,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
读音:bì
[bì]
(1)(副)必定;必然:战~胜;攻~克|~经之路。
(2)(副)必须;一定要:事~躬亲。
读音:jīng,jìng
[jīng]
[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 jìng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lù
[lù]
(1)(名)道路:陆~|水~|大~|同~。
(2)(名)路程:~很远|八千里~。
(3)(名)(~儿)途径;门路:生~|活~儿。
(4)(名)条理:理~|思~|笔~。
(5)(名)地区;方面:南~货|外~人。
(6)(名)路线:三~进军|七~公共汽车。
(7)(名)种类;等次:这一~人|哪一~病。
(8)(名)(L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