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薄暮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杜甫 薄暮

薄暮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复制
jiāng shuǐ cháng liú
shān yún shí
hán huā yǐn luàn cǎo
xiǔ 宿 niǎo shēn zhī
jiù guó jiàn
gāo qiū xīn bēi
rén shēng zài hǎo
bìn bái chéng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更多

年代唐代

收录作品1000首

  【顾注】广德元年秋在阆州作。是年九月,至阆州。周舍诗:“况兹薄暮情。”薄,迫也。

  江水长流地,山云薄暮时。寒花隐乱草①,宿鸟探深枝。故国见何日,高秋心苦悲。人生不再好,鬓发自成丝。

  (上四暮景,下四暮情。此诗纵横看来,意无不合。晚花隐色,喻己之混迹。夕鸟归林,方己之避乱。此虽写景,而兼属寓言。故国生悲,仍与流水相应。白头兴叹,又与暮云相关。脉理之精细如此。

  ①张正见诗:“霜雁排空断,寒花映日红。”

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

  【鹤注】此当是广德元年作。【顾注】此舅氏使蜀还京,随有青城之命也。《杜臆》:阆州今为保宁府,附郭有阆中县。青城县属成都。

  闻道王乔舄①,名因太史传。如何碧鸡使②,把诏紫微天③。秦岭愁回首④,涪江醉泛船⑤。青城漫污杂⑥,吾舅意凄然。

  (上四惜舅氏外授,下四送舅氏赴任。王乔因太史而传,见外吏有藉于朝臣,今以王朝之使,诏除县令,是京官反为外吏矣。如何二字,讶而惜之也。秦岭不堪回首,涪江且醉客船,自此至青城,见彼污杂之俗,舅氏得不凄然乎。)①后汉王乔为叶令,每朔望来朝,双凫先至。帝令太史伺之,得朝舄二。②《前汉·王褒传》: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宣帝使褒往祀焉。公舅必先使于蜀也。③《杜臆》:青城为第五大洞宝仙九室之天,故云紫微天。一说:紫微殿名,开元四年召县令策于廷,二十四年宴新除县令于朝堂。因知除授县令,得把诏紫微也。④鹤曰:《唐志》:秦川有秦岭县,贞观二年省。⑤又曰:涪江虽出合州,而《水经》则云涪江水东南合射江,则梓阆皆可通言。⑥闽中陈氏曰:污言风俗,杂言居民。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其他诗词

唐代诗词更多 >>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上一首:客夜

下一首: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