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早秋·遥夜泛清瑟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许浑 早秋·遥夜泛...

早秋·遥夜泛清瑟

朝代:唐代 作者:许浑 复制
yáo fàn qīng
西 fēng shēng cuì luó
cán yíng lòu
zǎo yàn jīn
gāo shù xiǎo huán
yuǎn shān qíng gēng duō
huái nán xià
jué dòng tíng

作者介绍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更多

年代唐代

收录作品646首

早秋·遥夜泛清瑟翻译

注释
遥夜:即长夜。
泛:弹,犹流荡。
清瑟(sè):清细的瑟声。瑟,拨弦乐器,形似琴,二十五弦。
残萤(yíng):残余的萤火虫。据《 礼记 ·月令》“(夏季之月)腐草为萤”的说法,萤火虫兴盛于夏季,秋天一到则所剩无几。
栖玉露:萤火虫栖息于沾着露珠的草叶上。
拂:掠过。
金河:即银河。五行学说称秋天为金,故称秋天的银河为金河。
还密:尚未凋零。
一叶下:《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洞庭波:用 屈原 《 楚辞 · 九歌 ·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语意。正是《淮南子》上所说的“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的时候,情不自禁想到《湘夫人》中所写的洞庭湖上生起的秋波。
白话译文
汉译
长夜里一片清凉,绿色萝叶间吹起了西风。
残萤栖息在露珠晶莹的草间,雁群掠过初秋的星空。
晨光里高大的树木,依旧是枝繁叶密。晴空下重叠的远山,更显得分外清晰。
当枝头飘落下黄叶一片,我料想洞庭湖波浪涌起。
韵译
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青萝轻拂好像有西风飕飕而生。
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高大的树木拂晓看来尚未凋零;阳光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韵译2
长夜飘荡着清幽的瑟声,青萝丛中西风渐起。
残存的萤火虫栖息在寒凉的露水上,早归的鸿雁掠过空中的银河。
天亮之后.看到高大的树木仍很浓密,晴日里远山显得更为多重。
想起《淮南子》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的成句,自然会感觉到洞庭湖也扬起了波涛。

许浑其他诗词

唐代诗词更多 >>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上一首:汉水伤稼

下一首:对雪·云度龙山暗倚城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