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咏利城山居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支遁 咏利城山居

咏利城山居

朝代:魏晋 作者:支遁 复制
yuè pán shén
yǒng dàng jīn
dòng qiú fāng zhì
shǒu biāo jìng rén
gǒu yàn chū chù
tuō hǎo yǒu cháng yīn
xún yuán cún zhōng
dòng wǎng xiǎng mín
jié yán xià
jīn shēng lài bīn
juàn huá cáng fēn
zhèn āi chén
cóng chǐ huò
dào téng lóng shēn
jùn dān bào
fèn fēi shǒu yáng zhēn
cháng xiào guī lín lǐng
xiāo rèn táo jūn

作者介绍

支遁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称支公,也称林公,别称支硎,本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或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他初隐余杭山,25岁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县(今浙江省嵊县)沃洲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晋哀帝时应诏进京,居东安寺讲道,三年后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诗文传世。据文献记载,《神骏图》画的是支遁爱马的故事。 更多

年代魏晋

收录作品18首

五岳:泰、衡、华、恒、嵩为上古时天子封禅祭祀的五座大山,并称为东、南、西、北、中五岳。

神基:神仙居止处,多指大山。《隋书·薛道衡传》有句“帝系灵长,神基崇峻。淮、江、河、济为上古时天子封禅祭祀的四条大川,并称东、南、西、北四渎。渎,大河也。

荡津:平坦的水洼。行动时以正直的智谋和思虑为目的。谓倘若不能适应仕途进退的变化。

寻元:元通源,追寻根源。

终古:久远的往昔、上古时代。

洞往:回顾往昔。洞意为洞悉、透彻。

逸民:亦作佚民,即隐居避世者。

玉洁:形容隐士的情怀像玉石一般洁白无瑕。

箕岩:箕山的岩壑。箕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亦名许由山,唐尧时高士许由隐居于箕山之下、颖水之阳。

金声:形容前贤的名声像黄金一般光辉明亮。

濑:指沙石上流过的急水。

沂:崖岸。美丽的花朵掩藏在浓密的雾里。

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本系穷人所服,此指隐居避世者粗朴的衣物。

迹:行为、行止、行迹。

尺蠖:一种昆虫的幼虫,俗称造桥虫,虫体细长,行动时能屈伸变形。

道:一般指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

腾龙:在空中飞腾的龙。

峻:高大。

单豹:古之高士。

伐:功劳。

分:名分、才赋。

首阳: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相传为上古时著名高士伯夷、叔齐两兄弟隐居采薇之处,此处亦以首阳山名代指夷、齐二人。

真:真诚、真实。

林岭:树林与山岭,泛指隐居之处。

潇洒:洒脱、毫无拘束的样子。

陶钧:原为制作陶器时所用的转轮,此处引申为创。

咏利城山居简析

利城系东汉时所设之郡,郡治即名利城,在江苏省赣榆县西南,三国时废。支遁出家后,最初便在利城境内山区隐居。这首诗先从利城山区地理形势写起,接着阐述了隐士们之所以要隐居的原因,然后详细记叙了作者自己的隐遁生涯,表示了坚定地抛弃世俗杂念,归依自然的决心。支遁虽为东晋时一流高僧,为般若学即色宗著名代表人物,但身处玄学盛行之魏晋时代,无法超脱时代的影响,故其诗写得玄虚古奥,甚至有些晦涩,当然也离尘拔俗,不带一点人间的烟火味。建、造就及造物之功。

支遁其他诗词

魏晋诗词更多 >>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上一首:夏令燬生侧衔

下一首:咏禅思道人诗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