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蚕妇吟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谢枋得 蚕妇吟

蚕妇吟

朝代:宋代 作者:谢枋得 复制
guī chè gēng shí
shì cán chóu
xìn lóu tóu yáng liǔ yuè
rén wèi zēng guī

作者介绍

谢枋得
谢枋得(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更多

年代宋代

收录作品171首

诗题曰“蚕妇吟”,本是写养蚕妇女之辛劳的。但是诗歌并没有到此就止,诗人为了透过一层体现蚕妇之苦,通过蚕妇的心理以及蚕妇特有的思维逻辑,写了南宋末年上层达贵官员们的荒浮,并将两者作了明显的比较,则蚕妇愈见其苦,统治阶级愈见其荒淫。诗的构思堪称巧妙,角度也十分新颖。短短的一首七绝能作到这样,实在难得。

起句点节令、时间。子规春天啼叫不止,鸣声凄苦,直至吐血而死。“啼彻”,啼个不停,从黄昏直到四更,是为“彻”,四更正是万籁俱寂、人们甜睡之时,然而仍有不眠之人,那就是养蚕妇。第二句“起视蚕稠怕叶稀,即解释蚕妇何以彻夜不眠的原因。“怕”字贯“蚕稠”和“叶稀”两处,应该是“起视怕凋蚕叶稀”,为了协调平仄将“怕”字后置。“蚕稠”并不是真的蚕儿稠稠密密——大凡对养蚕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蚕愈大(所谓蚕老)所食桑叶愈多、愈快,当桑叶食尽时,则只见蚕儿挤在一起,这就是“蚕稠”了。“蚕稠”和“叶稀”互为因果。蚕儿投的吃,势必影响作茧,所以当蚕养到后期,蚕妇们是彻夜不得休息的,要不断地给蚕添加新叶。

关于蚕妇之苦,诗写到此为止。三、四句突然宕开,说到蚕妇以外去。可以说整首诗巧处、妙处皆在后两句。蚕妇起来视察了蚕和叶的情况,看看月亮,已经高悬在楼头杨柳梢了。根据经验,她知道此刻正是四更天。在蚕妇的心里,她相信全世界的人都在甜睡,除了像她这样的蚕妇。耳边传来隐约的管弦之声是那些如花似玉的舞女们在跳舞,可能是自己判断错了,现在并不是天将破晓的四更天。实际上并不是如此——高悬于楼头的月亮证明着。舞女们不归家的景象简直要把养蚕妇弄糊涂了,她怎么也不相信,竟有人也似她一般彻夜不眠。“不信”是三、四两句的领词,蚕妇不信楼头高悬的是标志时间的月亮,就因为她不信舞女们竟然四更天尚不归去。当然,在舞女周围酒酣耳热、兴致勃勃观看歌舞的是达贵官人们,这一点蚕妇可能知道,也可能并不知道。诗人当然是知道的,而字面上写“玉人歌舞未曾归”,其意并不在讽刺歌舞妓,而是在那些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身上。这和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用意是相同的。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杜鹃鸟于四更时分啼彻窗外,唤醒养蚕妇人起身关照蚕宝宝们,担心着这几天桑叶不够影响了蚕宝宝吐丝结茧。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歌舞楼台之声竟远远传来,难道深夜了高楼欢宴的歌女们还没有归来入睡?

子规:杜鹃鸟的别称。

稠:多而密。

玉人:指歌女舞女。

这首诗用以表达蚕妇之辛苦,将玉人和蚕妇置于同一时间内,因身份不同而苦乐不均的情况。但评论亦认为和歌女对比起不到辛辣讽刺之效果,玉人歌舞并非自己纵情享乐,亦为身不由己。

同样写蚕妇,北宋张俞的写法更为一针见血: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此诗矛头堪称“稳、准、狠”,直接对准不劳而获之人,因而也流传更广。

谢枋得其他诗词

宋代诗词更多 >>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上一首:和曹东谷韵

下一首:武夷山中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