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散愁二首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杜甫 散愁二首

散愁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复制
jiǔ xuán pèi
xìng wáng wèi
shǔ xīng yīn jiàn shǎo
jiāng wén duō
bǎi wàn chuán shēn
huán wàng fěi
xià yān zhào
shōu jiù shān
wén dào bīng zhōu zhèn
shàng shū xùn shì
shí tōng běi
dāng bào guān 西
liàn què dān xīn
zhān hào shǒu
lǎo hún zhāo
guī kǒng zhǎng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更多

年代唐代

收录作品1000首

  此诗乃初入蜀时作,当在上元元年,光弼破安太清、史思明之后,故云“百万传深入。”若上元二年,玉思礼已死,不得致望于尚书矣。晋武帝诏:“思所以散愁养气。”

  久客宜旋旆①,兴王未息戈②。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百万传深入③,衰区望匪他④。司徒下燕赵,收取旧山河。

  (首章,以北伐之功望诸李光弼也。因久客而思靖乱,从有愁处说到散愁。三四,承首句,言作客凄凉。五六,承次句,欲河北息兵。望匪他,注下司徒。)

  ①潘岳《永逝文》:“回首兮旋旆。”②谢瞻诗:“拿来扶兴王。”③陈琳《设难》:“合百万师若运诸掌者,义也。”《出师表》:“深入不毛。”④《后汉书》:自致寰区之外。卢谌诗:“绸缪委心,自同匪他。”

  其二

  闻道并州镇①,尚书训士齐②。几时通蓟北③?当日报关西④。恋阙丹心破⑤,沾衣皓首啼⑥。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

  (次章,以讨贼之事兼望王思礼也。因世乱而念归途,本欲散愁,愁仍未散。蓟平报捷,则息戈可望;心破泪沾,恐久客莫归。又与前章相应。)①《唐书》:太原府,本并州,开元十一年为府,天宝元年曰北京。②《旧书·肃宗纪》:乾元二年七月,以兵部尚书、潞泌节度使、霍国公王思礼兼太原尹,充北京留守。思礼本传,光弼徙河阳,思礼代为河东节度,用法严整,人不敢犯。③王褒诗:“桑生蓟北寒。”④《杜臆》:关西谓京师,地在潼关函谷之西也。旧注谬。⑤《西征赋》:犹犬马之恋主,窃托慕于阙庭。⑥李陵书:“皓首而归。”王嗣奭曰:题云“散愁”,故前章总起,后章总结,皆说自己心事。中间将司徒、尚书,联络上下。两章只如一章,此几章法之妙。

  朱鹤龄曰:史:邺城之溃,惟思札与光弼军独完,寻破思明别将于潞城东,乃当时名将也。故以收蓟北、报关西望之。又云:诸将中,独属望王、李者,公意思明在东都,范阳必空虚可图,欲光弼乘河阳之捷,长驱燕赵,倾其根本。思礼以潞泽之兵会之,即前诗“斩鲸辽海波”意也。以“散愁”命题,深旨可见。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散愁二首翻译

此诗乃初入蜀时作,当在上元元年,光弼破安太清、 史思明之后,故云“百万传深入。”若上元二年,玉思礼已死,不得致望于尚书矣。晋武帝诏:“思所以散愁养气。”

久客宜旋旆①,兴王未息戈②。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百万传深入③,衰区望匪他④。司徒下燕赵,收取旧山河。

(首章,以北伐之功望诸 李光弼也。因久客而思靖乱,从有愁处说到散愁。三四,承首句,言作客凄凉。五六,承次句,欲河北息兵。望匪他,注下司徒。)

① 潘岳《永逝文》:“回首兮旋旆。”②谢瞻诗:“拿来扶兴王。”③ 陈琳《设难》:“合百万师若运诸掌者,义也。”《出师表》:“深入不毛。”④《后汉书》:自致寰区之外。 卢谌诗:“绸缪委心,自同匪他。”

其二

闻道并州镇①,尚书训士齐②。几时通蓟北③?当日报关西④。恋阙丹心破⑤,沾衣皓首啼⑥。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

(次章,以讨贼之事兼望王思礼也。因世乱而念归途,本欲散愁,愁仍未散。蓟平报捷,则息戈可望;心破泪沾,恐久客莫归。又与前章相应。)①《唐书》:太原府,本并州,开元十一年为府,天宝元年曰北京。②《旧书·肃宗纪》:乾元二年七月,以兵部尚书、潞泌节度使、霍国公王思礼兼太原尹,充北京留守。思礼本传,光弼徙河阳,思礼代为河东节度,用法严整,人不敢犯。③ 王褒诗:“桑生蓟北寒。”④《杜臆》:关西谓京师,地在潼关函谷之西也。旧注谬。⑤《西征赋》:犹犬马之恋主,窃托慕于阙庭。⑥李陵书:“皓首而归。”王嗣奭曰:题云“散愁”,故前章总起,后章总结,皆说自己心事。中间将司徒、尚书,联络上下。两章只如一章,此几章法之妙。

朱鹤龄曰:史:邺城之溃,惟思札与光弼军独完,寻破思明别将于潞城东,乃当时名将也。故以收蓟北、报关西望之。又云:诸将中,独属望王、李者,公意思明在东都,范阳必空虚可图,欲光弼乘河阳之捷,长驱燕赵,倾其根本。思礼以潞泽之兵会之,即前诗“斩鲸辽海波”意也。以“散愁”命题,深旨可见。
-----------仇兆鳌《杜诗详注》-----------

杜甫其他诗词

唐代诗词更多 >>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上一首:龙门阁

下一首: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