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六丑·蔷薇谢后作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周邦彦 六丑·蔷薇谢...

六丑·蔷薇谢后作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复制
zhèng dān shì jiǔ
hèn guāng yīn zhì
yuàn chūn zàn liú
chūn guī guò
wéi wèn huā zài
lái fēng
chāi diàn duò chǔ xiāng
luàn diǎn táo
qīng fān liǔ
duō qíng zuì shuí zhuī
dàn fēng méi dié shǐ 使
shí kòu chuāng
dōng yuán cén
jiàn mēng lóng àn
jìng rào ráo zhēn cóng
chéng tàn
cháng tiáo háng
qiān dài huà
bié qíng
cán yīng xiǎo qiáng zān jīn
zhōng duǒ chāi tóu chàn niǎo
piāo liú chǔ chèn cháo
kǒng duàn hóng shàng yǒu xiāng
yóu jiàn

作者介绍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更多

年代宋代

收录作品505首

【注释】:

此词咏写对蔷薇的怜惜并表现伤春之情,寄寓了作者自己的身世飘零之感。《蓼园词选》评价此词谓:“自叹年老远宦 ,意境落寞,借花起兴。以下是花,是自己,己比兴无端,指与物化,奇情四溢,不可方物,人巧极而天生工矣!结处意致尤缠绵无已,耐人寻绎 。”这一评论,对于理解、欣赏此词是大有裨益的。

起句“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是伤别;“愿春暂留 ,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是伤春。元陆辅之《词旨》说 :“对句好可得,起句好难得,收拾全借出场。”这首词的“出场 ”即如所证,开头起得突兀 ,又笼罩全篇,读后使人产生一种十分凄切、紧迫的感觉 。“愿春暂留 ”三句紧承慨叹春光将尽,客里光阴虚费而来,从感情上再加强一层。周济评这三句 :“十三字千回百折 ,千锤百炼 ”,的确如此。

这三句一波三过折,一句一转:不是愿春久留,而只是愿春暂留,一转;春不但不能暂留,而去如飞鸟之疾,二转;不但去得疾,而且影迹全无,三转。这在感情上一层进一层、一层紧一层地反映出词人对将去之春的痛惜留恋之情,所以说是“千回百折”。同样,词人要写的内容很丰富,原要用许多话才能表达,但经过锤炼,删成少量的字句 ,却“字少而意多”,同样能把丰富的诗意表达出来。愿花长好,月长圆,春长在,这是词人过去的少不更事的天真的想法,而实际上是事与愿违,花开必谢,春来必去,要她长在是空想,要她久留也不可能。现在经过长期的、惨痛的经验,自动把愿望降低了,故云即使是“暂留”一下也好吧!但是,不但愿春暂留片刻而不可得,而且她转瞬即逝,杳如黄鹤。这在多愁善感的词人是何其伤心难过之事。如此曲折委婉的意思用十三个字就表达清楚了 ,所以说是“千锤百炼”。接着就用“为问春何在”提问,淋漓尽致地描绘蔷薇花凋尽时的惊心动魄。

风雨摧花落是敏感的诗人们常用的题材。这里词人听风听雨,彻夜无眠,也已经横下了一条心,硬着头皮“ 拚花尽 ”了。他虽没有出外行走,但在想象中,无数蔷薇花片,已在桃蹊柳陌上乱点轻翻,可怜玉碎香消,有谁怜惜,只有蜂媒蝶使,一起忙乱了一番,屡叩窗,算是在给倾国佳人哭泣送葬罢了。这是何等“意夺神骇,心折骨惊”的场景啊!下片开始写词人经过了情绪十分紧张的不眠之夜,清早起来,步入东园,他绕着无花的蔷薇,踽踽独行,凭吊谢后的蔷薇,发出轻轻的叹息声。一个“岑寂”,一个“静”字,用复笔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凄冷和词人心头凄冷的交织。

接着作者以生花之妙笔描写花之恋人。写他静绕蔷薇丛下,已经脱尽残红的柔条却牵住他的衣服,似有无限离别之情要向他倾诉。蔷薇茎有刺,挂住人的衣裳 ,本是常事 ,但词人用一比拟便生生将花写活了。其次写人惜花:正当词人心灰意冷时,偶然瞥见枝头上一朵残花,就顺手把它摘下来,插在自己的头巾上,她瘦小憔悴得可怜,但有花终胜无花,不料这样一插,却勾起了旧事,当此花盛开时,那时还有玉人同在,鲜艳的花朵插上美人的钗头,是何其绰约多姿。所以词人惜花,也只能“强簪”了。最后一个形象更是奇情异采,匪夷所思。落花的命运,无非是堕溷飘茵,遭人践踏,还有一部分则是随流水飘去,漂泊无踪。此处断红即残红,“尚有相思字”,似用“红叶题诗”的典故。花落水流红,在残红本身也无能为力,但词人却满怀痴情地嘱咐说 ,“漂流处,莫趁潮汐 。”否则你如有“相思字”,我怎能见到呢 ?此结不但回应了上片的“ 愿春暂留 ”和下片的“别情无极 ”,而且花去人留,两美相别,仿佛死别生离。真有余音袅袅不绝之感日之感。

此词采用了层层铺叙、曲折尽意的艺术手法。作者捕捉一些富有特征性的细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复铺陈花尽春空之境和惜花悼春之情,使主题逐步深化。词人又巧用曲笔,不说人惜花,却说花恋人;不从无花惜春,却从有花惜春;不惜己簪之残英,偏惜欲去之断红,把人与花之间的感情,写得缠绵深婉,回旋往复。作者还成功运用拟人手法,把落花之态 、长条之情 、残英之神形象可感地描绘出来。

六丑·蔷薇谢后作翻译

注释
⑴六丑:词牌名。 周邦彦 创调。
⑵试酒: 宋代 风俗,农历三月末或四月初偿新酒。 周密 《武林旧事》卷三:“户部点检所十三酒库,例于四月初开煮,九月初开清,先至提领所呈样品尝,然后迎引至诸所隶官府而散。”这里用以指时令。
⑶过翼:飞过的鸟。
⑷楚宫倾国:楚王宫里的美女,喻蔷薇花。倾国:美人,这里以之比落花。
⑸钗钿(diàn)堕处:花落处。 白居易 《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⑹桃蹊(xī):桃树下的路。柳陌:绿柳成荫的路。
⑺多情为谁追惜:即“为谁多情追惜”,意即还有谁多情(似我)地痛惜花残春逝呢?
⑻珍丛:花丛。
⑼惹:挑逗。
⑽强簪巾帻(zé):勉强插戴在头巾上。巾帻:头巾。
⑾向人欹侧:向人表示依恋媚态。
⑿恐断红、尚相思字:意指红花飘零时,对人间充满了依恋之情。用唐人卢渥和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的典故。见范摅《云溪友议》:唐卢渥到长安应试,拾得沟漂出的红叶,上有宫女题诗。后娶遣放宫女为妻,恰好是题诗者。
白话译文
正是换单衣的时节,只恨客居异地,光阴白白地流逝。祈求春天暂留片刻,春天匆匆归去就像鸟儿飞离,一去无痕迹。试问蔷薇花儿今何在?夜里一场急风骤雨,埋葬了南楚倾国的佳丽。花瓣儿像美人的钗钿堕地,散发着残留的香气,凌乱地点缀着桃花小路,轻轻地在杨柳街巷翻飞。多情人有谁来替落共惋惜?只有蜂儿蝶儿像媒人使者,时时叩击着窗槅来传递情意。
东园一片静寂,渐渐地草木繁盛茂密,绿荫幽暗青碧。环绕着珍贵的蔷薇花丛静静徘徊,不断地唉声叹气。蔷薇伸着长枝条,故意钩着行人的衣裳,仿佛牵着衣襟期待着倾叶话语,表现出无限地离情别情。拾一朵小小的残花,在头巾上勉强簪起。终究不像一朵鲜花戴在美人钗头上颤动、摇曳,向人俏媚地斜倚。花儿呵,切莫随着潮水远远逝去。惟恐那破碎的花儿,还写着寄托相思的字,如何可以看出来呢?

周邦彦其他诗词

宋代诗词更多 >>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上一首:大酺·春雨

下一首:元夕·翠华临阙巷无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