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将晓二首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杜甫 将晓二首

将晓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复制
shí chéng chú tuò
tiě suǒ kāi guān
jiǎo bēi huāng sāi
xīng luò shǔ shān
rén cháng xiǎo gěng
shǔ shǐ 使 dòng hái
chuí lǎo fān
piāo piāo fàn bǎi mán
jūn huí guān zhú
zhōu rén chǔ
hán shā méng báo
luò yuè qīng
zhuàng shēn míng wǎn
shuāi cán yīng jiē duō
guī cháo zān
jīn dìng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更多

年代唐代

收录作品1000首

  【鹤注】此当是永泰元年冬云安作。

  石城除击析①,铁锁欲开关。鼓角愁荒塞,星河落曙山。巴人常小梗②,..蜀使动无还。垂老孤帆色③,飘飘犯百蛮④。

  (此诗,晓发云安而作。上四将晓景事,下四将晓心绪。析方静而鼓角又鸣,门将启而星河已没,此晓时闻见者。巴蜀不安,以致孤帆早发,所谓“干戈连解缆”也。)

  ①《水经》:江水径临江县南,左径石城南。《巴汉志》:朐县山有大小石城,汉胸,唐云安也。《易》:“重门击柝。”②黄鹤曰:“巴人常小梗”,谓上元间剑南东川节度兵马使段子璋反,伏诛;宝应初剑南西川兵马使徐知道反,伏诛;明年剑南西山兵马使崔旰反,杀成都节度使郭英乂。③【黄生注】帆色,即行色。④夔为楚地,本属蛮方。《唐书》:诸蛮羁縻州九十二,隶戎州都督府。

  其二

  军吏回官烛①,舟人自楚歌②,寒沙索薄雾,落月去清波。壮惜身名晚,衰惭应接多,归朝日簪饬,筋力定如何③。

  (此章,叙景言情,亦四句分截。上四,乃发船时所闻见者。下截仍叹垂老意。壮字、衰字,微读,言追恩壮年,惜身名已晚,今当衰老,惭应接徒多。纵使归朝,正恐筋力难堪耳。前章写岸上之景,此章写舟前之景。前章叹留滞南方,此章欲还归北阙也。)

  ①官烛,官府之烛。黄庭坚曰:巴抵为扬州刺史,与客坐暗中,不燃官烛。②《史记·项羽纪》:“闻军中四面皆楚歌。”③沈庆之诗:“朽老筋力尽,徒步归南国。”

-----------仇兆鳌 《杜诗详注》-----------

将晓二首翻译

【鹤注】此当是永泰元年冬云安作。

石城除击析①,铁锁欲开关。鼓角愁荒塞,星河落曙山。巴人常小梗②,..蜀使动无还。垂老孤帆色③,飘飘犯百蛮④。

(此诗,晓发云安而作。上四将晓景事,下四将晓心绪。析方静而鼓角又鸣,门将启而星河已没,此晓时闻见者。巴蜀不安,以致孤帆早发,所谓“干戈连解缆”也。)

①《水经》:江水径临江县南,左径石城南。《巴汉志》:朐县山有大小石城,汉胸,唐云安也。《易》:“重门击柝。”②黄鹤曰:“巴人常小梗”,谓上元间剑南东川节度兵马使段子璋反,伏诛;宝应初剑南西川兵马使徐知道反,伏诛;明年剑南西山兵马使崔旰反,杀成都节度使郭英乂。③【黄生注】帆色,即行色。④夔为楚地,本属蛮方。《唐书》:诸蛮羁縻州九十二,隶戎州都督府。

其二

军吏回官烛①,舟人自楚歌②,寒沙索薄雾,落月去清波。壮惜身名晚,衰惭应接多,归朝日簪饬,筋力定如何③。

(此章,叙景言情,亦四句分截。上四,乃发船时所闻见者。下截仍叹垂老意。壮字、衰字,微读,言追恩壮年,惜身名已晚,今当衰老,惭应接徒多。纵使归朝,正恐筋力难堪耳。前章写岸上之景,此章写舟前之景。前章叹留滞南方,此章欲还归北阙也。)

①官烛,官府之烛。 黄庭坚曰:巴抵为扬州刺史,与客坐暗中,不燃官烛。②《史记· 项羽纪》:“闻军中四面皆楚歌。”③沈庆之诗:“朽老筋力尽,徒步归南国。”
-----------仇兆鳌《杜诗详注》-----------

杜甫其他诗词

唐代诗词更多 >>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上一首: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得溪字。池在张仪子城内)

下一首:秋峡

分享至:
Top